旅游中多头管理的弊病及对策分析(11篇)

重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旅游中多头管理的弊病及对策分析(11篇)

以下是小编@重游@收集整理的旅游中多头管理的弊病及对策分析(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宅小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旅游中多头管理的弊病及对策分析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由于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组织形态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差异形成了管理的交叉,而具体到旅游这一关联性和依赖性极强的产业上,其交叉就更为严重,于是形成了目前多头管理相当普遍的现象。

一、旅游区多头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虽然多头管理的现象在国内旅游区内普遍存在,但究其形成原因却不尽相同。

(一)行政区划

我国地理行政区划方法沿袭已久,多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地貌轮廓线作为分界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旅游景区(点)不断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划问题引起争端。如许多行政区划以山脊线、河流中线划分界线,而旅游区往往以这些山体或河流为主景区,一个山头或一段河流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不同的省、市、县甚至乡,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相继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即会引发“地盘争夺战”。

(二)土地归属

主要指一些特殊用地在区划中属于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如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旅游区中往往以林木、水体、山石为主体,而在我国林木茂密处土地多归属各地林场;水体多归属水利局等等;而林场、水库又可能跨乡、跨市或跨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场及水库为补充资金等方面的不足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业,这样也就引发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矛盾。

(三)行业管理

旅游资源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将旅游资源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就其管理来讲可能会涉及到旅游、文物、宗教、建设、林业、农业、水利、土地等部门,随着旅游区内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区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与协调,在景区的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就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旅游区多头管理的弊病

(一)同一景区不能进行统一规划

同一自然景区由于权属于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单位,而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块,由于不同单位进行开发规划的时间不同,规划时的技术设计单位也不同,导致总体思路、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加之设计时各自考虑委托单位的利益(主要是经济效益),因此往往造成相同(或类似)景点的重复设置,并导致道路、宾馆、餐饮点、停车场、旅游纪念品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重复建设,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严重的还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白洋淀自然风景区分属保定、沧州二市五个县管辖,对白洋淀的旅游开发均针对本县域内的景区,从而造成景区与景区间的相互协调性差、功能分区具有重复性、全淀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水上旅游线路等,旅游管理混乱,不同县域各自为政,整个旅游区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完整性。

(二)同质资源不能联动开发,难以形成规模

“规模”是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没有规模就产生不了规模效益。但是,许多地域相近、资源禀赋相似的旅游区由于不同的投资主体开发商经营而被人为分割成多处单体旅游区,难以形成规模,很难在中远程市场产生影响。如河北省邢台县的西部山区,位于太行山中段,目前沿太行山一线开发了近十处旅游区,面积多在20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客源以周边县市为主。这些旅游区中有几个已经经营了多年,却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旅游区规模太小,旅游投入不足,设施建设和市场营销均跟不上,对远地市场难以形成吸引力,对近地市场来说又存在恶性竞争和客源市场老化等现象。因此,如果不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邢台县的旅游将难有大的发展。

(三)多重售票,损害游客利益,影响旅游区的形象

“游憩、经济、社会、生态”是郭康先生总结出的旅游业四大效益,之所以把游憩效益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旅游是为游客服务的,只有满足了游客的游憩需求,才能谈得上其他效益,否则其他效益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等问题,某些旅游区在山下进门时买了票,快到山顶时又要买票;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最反感的就是多次售票和出售套票等行为,这自然会使游客的旅游感受大打折扣,使得多数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即旅游业四大效益中的第一效益不能实现,其他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只开发,不保护,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的主体和根本,一个旅游区若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那么,其生命力就会面临严重挑战。但是,某些跨行政区域的旅游区却对保护问题感到鞭长莫及。如有河北省“省会屋脊”之称的驼梁旅游区的驼峰景区即分属两省四县管辖,其中大部分区域属河北省平山县,并由平山县开发,但其他几县老百姓却在各自的地域开展餐饮服务,从事三产,这本也无可厚非,但由于驼峰景区地处海拔1900米高的山体顶部,分布着大面积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结构极为脆弱,而当地群众在房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草皮,且未采取任何恢复措施,致使驼顶部分区域土地裸露,长期下去,定会导致土地沙化,常此以往,以亚高山草甸为特色风光的驼梁旅游区将不复存在,将何以吸引游客?

(五)延误旅游资源的开发

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旅游区多处于深山之中,开发旅游之前多属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尽快开发现有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土地归属不同,往往延误了资源的开发。如河北省的北武当20世纪80年代末即被定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在20世纪末,沙河市和武安市的两村村民这争夺山顶庙宇土地所属权发生争斗,最后经省有关部门决定,山上庙宇交由省文物部门代管,致使旅游开发推迟了好几年。

篇2:乡村旅游优劣势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城市的载客量有限,旅游开发者纷纷把眼光转向了乡村,乡村旅游业越来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这不但推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农村的经济建设带来了重要影响。

篇3:乡村旅游优劣势分析与管理对策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因此,旅游开发者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相对城市旅游存在的各种弊端,并进行及时的、针对性的解决,有效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迅速崛起。

一.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

(一)乡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者在选择乡村景区进行开发时除了考虑到了农村的各种作物资源,还考虑了其民风民俗、田园风貌、山水风光、生态植被以及村落特色等农村特有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带给参观以及旅游者不同的心理以及身体体验。

另外,农村还可以开办农庄以及农家乐等,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充分感受鲜活、独特以及丰富的地方性文化资源,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二)国家对开发乡村旅游进行了政策扶持

国家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下达了多种规范性以及政策性的涉及到乡村旅游事业的文件,对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扶持政策给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使乡村旅游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居民为了释放在拥挤忙碌的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乡村旅游可以使人们暂时脱离忙碌的城市生活,为身心提供一个宁静的栖息地,因此,人们的旅游不再只是单纯的观光与购物,而是转向了去体验以及享受各种田园特色以及民俗风情,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劣势

(一)乡村旅游的产品比较单一

虽然乡村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进行旅游开发时也要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通过开展多样化以及综合化的旅游项目设计,使乡村旅游突破观光的层次,不断提高重游率。

但是,目前乡村旅游所设计的旅游产品在形式以及内容上还比较单一,甚至出现很多雷同项目。

旅游内容主要是以观光为主,旅游形式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并没有注重对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的内涵挖掘,致使游客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管理经营比较粗放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管理以及经营方面还不够成熟,在管理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致使管理特别混乱。

首先,很多旅游开发人员都看中了乡村旅游的市场,为了占领开发的先机而忽略了游客的满意度以及需求,致使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使乡村旅游的质量大大降低,对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次,乡村旅游的接待及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的接待人员一般并不具备专业性的旅游知识,因此,不能很好地向游客提供比较完善以及专业的介绍,服务意识也较高,服务质量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第三,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卫生意识有待提高。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但其设备的简陋、设施的落后以及污水垃圾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旅游兴趣;游客在农家乐实用的各种食品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消毒以及保鲜,包装也比较粗糙,不能给旅游者提供安全的饮食条件,使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信心大大降低。

(三)游客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空间不够充足

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多是以吃饭以及休闲为主,并没有太多的体验性的活动,即使有瓜果采摘等活动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没有把休闲活动与观光活动联系起来,向游客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

另外,虽然乡村的面积比较宽广,但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空间极其有限,游客的住宿以及餐饮等方面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四)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乡村景点多是后期开发来的,再加上旅游开发人员没有增加投资,加大宣传力度,致使乡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极其有限,只能被小范围的游客所了解,因此,其游客量极其有限。

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在小范围内的开发也比较密集,形成了比较激烈的价格竞争,开发商的收入大大降低,进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向游客提供比较健全的旅游设施以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给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主要对策

(一)增加开发投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要使乡村旅游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应选用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来经营管理,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项目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

其次,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通过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诚信意识、安全生产、食品卫生、菜肴烹饪以及农艺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增加投资,不断提高游客的饮食卫生、住宿条件以及卫浴条件等,让游客在观光体验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全面的放松以及休息。

做好乡村旅游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为留住游客提供基础性的条件,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在保留主题性旅游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乡村旅游的综合性特点

不论是以山水风光为主还是以民风民俗为主,乡村旅游都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然后围绕该乡村旅游的特色,结合游客的心理需求来发展综合性的乡村旅游。

比如说开发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必须要注重打造优美与独特的山水风光,在借鉴其他山水特色的基础上,人为修建一些能够展现山水特色以及供人们休憩的亭子等,凸现出该旅游景点的独特之处。

然后再开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乡村度假、乡村购物、绿色饮食以及生活体验等,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愉悦以及审美的需要。

(三)利用现代媒体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提高乡村景点的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要边开发边宣传,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媒介向人们传达该乡村旅游景点的产品特色,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理念,不断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绿色营销或者体验式营销手段向游客传达该乡村旅游景点的主要信息,在游客到来之后要积极向游客开展景点特色介绍,加深游客对该乡村景点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该乡村旅游景点的接客率,同时,还可以在游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游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从而不断提升该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使其得到快速发展。

(四)乡村旅游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行,不要把城市旅游事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文化污染蔓延到脆弱的乡村旅游事业中来。

在开发乡村旅游事业的过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乡村和城市能够协调发展。

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坚持走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路线,及时制止管理以及经营中的各种不规范之处,为游客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并充分挖掘出我国各民族文化之中的养分,使我国的乡村旅游事业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下去。

四. 结语

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影响,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他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业的优势以及劣势,并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改进及完善乡村旅游的劣势,做好乡村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经营工作,不高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及娱乐环境,有效推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凯.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 地域研究与开发,(03).

[2] 刘红艳. 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3] 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04).

[4] 黄郁成,黄光文. 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 旅游学刊,2010(02).

[5] 邹统钎.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旅游学刊,2010(03).

[6] 杜江,向萍.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9(01).

篇4: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当前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民经济产值中,旅游业占据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但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管理水平的滞后、行业协会的监督不力都是导致问题存在的因素。

(一)机构组织问题

就旅游协会来说,虽然它是一个群众性组织,但是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旅游管理,需要发挥协会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就当前情况来看,由于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度也不同,就使得一些旅游协会的组织结构不是特别完善,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协会的工作人员也比较松散,很难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二)政府部门问题

在旅游管理开展过程中,因为没有对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在许多旅游区,旅游协会就会自成体系,开展自我管理与监督工作。但是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怎样去维护旅游企业的经济利益上,没有重视旅游行业风气建设、游客的投诉和建议等环节,在保障游客的权益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有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就存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上不连贯的现象,甚至在旅游管理中还会与政府职能部门产生矛盾。

(三)旅游协会自身问题

在企业之间出现竞争和矛盾事件的时候,旅游协会在处理的时候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调节,协调手段相对滞后,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协调企业之间的经营秩序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旅游协会自身的市场影响力也没有施展开来,没有很好的收集行业动态,在旅游行业的研究、学习方面也做的不是特别到位,很难指导旅游企业增强服务品质。

二、当前旅游管理的优化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的大局,进行总体规划,加强旅游管理,实现发展目标。

(一)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

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已经摆在了眼前,要积极查询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整顿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区的相关设施,对于旅游区的商贩和酒店等要进行诚信教育,签订诚信公约,一步步的增进行业自律。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各个会员企业之间相互监督,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增强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旅游企业要认清自身的不足,运用信息化建设进行网络服务协调和沟通。运用网络开展行业的规划,做好市场开发方面的调研工作。通过信息交流,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行业内外组织的联系,科学有效的进行市场研发和新成果的推广。

(三)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协会

旅游行业协会在旅游管理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包括“酒店协会”“旅游产品协会”等,要明晰他们各自的职责,保护各自的会员免受其他非法经营带来的损失。对于行业之间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损害本协会会员利益的行为。

(四)借鉴先进经验进行旅游管理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来说,要积极扩大交流,组织一些旅游企业代表到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学习对方的先进管理经验,组织讲座活动,让这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经营者介绍经验,共同进步。通过学习和考察,把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实践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开展展会活动,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扩大企业知名度。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出去旅游来愉悦身心。我国的旅游事业也在发生着变化,旅游市场在不断的开拓,规模也在逐渐壮大。要看到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旅游管理的作用,促进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篇5:水利施工中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利工程在惠民利民上越发重要。它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涉及很多领域,施工难度大,工程复杂,所以在施工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相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本文从制度约束、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主客观方面阐述了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效能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防范;对策

我国的水力资源充足,人们对其进行了大力开发与利用,水利工程是惠及民生的庞大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其实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存在,施工技术人员常常会遇见各种险情和突发事故,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出现问题。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的施工务必要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打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全面体现民生福祉

水利工程施工可以说是一件涉及全民福祉的大工程,尤其在面对新农村改革、农村饮用水、排涝等问题上,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社会价值。安全管理稍有问题就会给百姓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故而,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服务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2满足企业发展内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施工单位自身发展和生存。若是施工中出现了安全事故就会大大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1]。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更是企业参与市场规划、规模化运作的关键,对其全方位、多角度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意义深远。

2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现状

2.1施工对象复杂,难度更大

与一般的建筑工程不同的是,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隐患更多、更大。在水流湍急、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与施工呈现出多样性,隧洞的开挖需要采用石料对山体进行爆破;而在水上建立大坝拦截或调节水流时,整个工程完成是在水下进行的,对于工程平稳性相关的作业难度系数很高[2],施工的设备及人员施工位置必须要经过安全检测与规划。

2.2安全管理难度高,统筹落后

由于水利工程很多时候需要对多个施工对象进行先后或者同时施工,在进行安全统筹管理时,难度非常大。施工团队众多、施工场地之间距离较远,沟通起来有众多不便。这就导致很多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难以在每个施工现场落实执行,安全管理的效果与力量被弱化。

2.3施工技术要求高,人员专业差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开挖、爆破、钻井以及高空作业等难度较大的技术,由于它们工种和研究领域不同,这就使得安全管理措施的施行具有了多样化、灵活性和适用性。相关技术人员也需要制定多种备选方案保障施工的安全,同时也对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高的要求。但实际是,很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技能。

2.4施工风险多,安全执行难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难以抵挡,风险系数较高。尽管在众多高新科技和设备的辅助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但是不少的承包商和施工队为了节约成本,多数都在加足马力缩短工期,对于安全措施执行,难以落实。

篇6:水利施工中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3.1强化安全意识

真正落实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首先就需要施工全体人员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分工,及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将安全措施执行管理落实到每个环节中,甚至可以纳入绩效考核中,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

3.2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意味着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成为完善的'体系,确保责任与权力能够合理运行,避免出现权责不明,出事了却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有了制度约束管理,就可以规范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安全细节要点。如此,针对一些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工作,可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3.3落实领导责任机制

在实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项目等各负责人通过层层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真正做到加强监督管理。比如,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针对施工安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工作要务来抓,并设有相关的惩治和预防安全措施,提升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力求不出安全事故。

3.4提升专职人员技能

组织开展专职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专职人员的技能,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换而言之,每一个施工现场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人员都能够具备了娴熟的安全生产知识、设备操作技能[3],如此他们才能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的质量。

3.5规范施工单位资质认证

完善水利施工的每一个安全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确保施工队伍的高素质、高效率。在很多水利工程安全事故中,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过硬,导致事故频发。在委托外包或者招聘工人时,务必严格加强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认证,在技术关口严格把关[4]。

3.6完善招投标法规及制度

一旦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经济损失与形象损失严重。为了更好地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完善相应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法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酌情扣减标书得分,在规定的时间内降低其资质或者暂停投标,如此对于施工企业优质管理成果能够给予相应的肯定。

3.7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由于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多的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人员采用的方法也相对滞后,导致不少的认为错误,加大了不安全的因素。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设备,借助高科技含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可以适当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提高劳作的效率。

4结束语

以上可见,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命脉。但凡涉及安全问题,没有小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也是确保水利工程成果的重要手段。无论从技术应用、管理制度、专职人员设置等方面,规范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建设优质的水利工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游.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09):54.

[2]苑长春.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23.

[3]孙明月,张佩宝,屈松.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水利,(09):58-59,62.

[4]卢海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5(15):113-114.

作者:朱结华 单位:江西国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篇7: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

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论文

一、我国旅游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社会建设比较薄弱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建设力度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某个角度而言,其是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困境。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绿化覆盖程度较低,道路的交通相当不方便,城市的生态环境及景区的环境都难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2)旅游景点中垃圾及污水的处理都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从而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没有对旅游景点进行有效利用与保护,在发展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考虑到长期利益。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都比较滞后,如管理权限方面,没有对各部门及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有效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且有的景区的管理存在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情况,从而出现职权重合、管理混乱现象,这样在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都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就会对旅游景区的有效开发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会阻碍我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旅游产品的开发相似度高

(1)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产品过于相似,无法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及与众不同的印象,此外,某些主题公园项目的建设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从而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及功能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同类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从而使某些处于劣势的旅游产品的无法为其所在的旅游景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受到过度模仿的影响,旅游产品丧失原有的优势,此外,还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

(四)缺乏完善的旅游管理法规

(1)目前,我国的旅游法规大多数都是地域性、临时性的,各旅游景点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时,都是为了对本景点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而对于游客的利益,则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此外,许多旅游管理都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这样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困难。

(2)旅游管理法规不够全面,如大多数旅游管理中的法律法规都是把环境及景点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对于游客人身安全的保护,则缺乏合理的法律条文,这样的法律法规会对危险性景点的开发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旅游产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从某个角度而言,旅游产品是无形的,其生产及消费过程都具有特定的环境及地点,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游客的“流动”,而人的流动必然会涉及到商品的销售及费用的支付等,而如果能把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支付应用在旅游管理中,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旅游管理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对旅游项目的建设

(1)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拓旅游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而项目的开发是需要一定资金的,因此,旅游管理中的相关人员应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措施进行深入了解,以使相关资金能够合理地应用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及建设中。这就要求各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地的旅游项目进行不断完善,对于某些影响力广、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旅游项目,应及时向上级部门申报,此外,还应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及相关信息进行科学整合,以使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措施,就可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可使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资金得到一定提高,进而可使当地的旅游产业得到更好发展。

(2)把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后期工作的开发及管理会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开发及建设的过程中,还应结合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对相关项目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项目投资的拉动效应。旅游业和餐饮、商品销售、住宿以及交通等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应对示范效应好、投入产出低、拉动能力强的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开发,这样能使投资资金的短缺现象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又能使旅游景区周围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从而可使旅游产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明确行政主体,对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管理

(1)为了使目前我国旅游管理的困境得到有效改善,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行政主体进行有效明确,这样才能使管理机构在旅游管理工作中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才能使旅游产业的有效运营得到一定保证,进而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2)从某个角度而言,每个旅游景点的产权管理都是多层面的,从第一个层面而言,其产权关系是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从第二个层面而言,其产权关系是经营性的资产及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对经营性资产及国有资源性资产进行经营及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可把之转让给企业,使之形成完全产权关系,或者也可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企业对其经营管理,从而使其实现市场化经营。需注意的是,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使其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有效分离,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其管理出现政企不分的情况,从而才能使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进而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机制

(1)完善旅游管理的的相关条例及法律法规,对旅游产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管理条例及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如管理条例及法律法规中,除了要对景点、环境进行保护,还应加强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方面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游客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景点的游玩中,从而才能促进具有一定危险性景点的开发,进而才能使景区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提高。

(2)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机制。一方面,应结合当地景区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完善,以为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一定保障,旅游产业有其独特的行业特点,对其进行管理时,应根据各劳务及产品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合理分类,此外,还应对景点中各主管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整合,以使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应对旅游计划及投资加强管理,有效避免景点的开发出现盲目性及重复性,以使各景点的开发价值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从而有效防止旅游资源出现浪费现象。

(四)对旅游产业的管理加强监督

(1)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对其质量加强监督与管理。因此,旅游产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旅游质量管理条例展开相关工作,还应以广大游客为主体建立相应的游客评价体系,以使游客通过此评价体系对旅游服务作出评价,这样旅游管理部门就可通过游客的评价及建议来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优缺点,从而促进旅游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2)通过科学而多样化的行政手段对旅游行政加强监督。旅游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为了能对其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行政管理措施,如可通过强制性行政措施、行政处分以及行政监督检查等措施对旅游产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管理,需注意的是,采取行政手段时,必须结合景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使行政手段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这样还能使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可使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进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五)提高旅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旅游产业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其日常管理中,如旅游管理的相关部门应结合景区的情况引入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景区网络平台,以对各旅游景点进行网络营销。此外,还可和各银行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使旅游景点的支付流程更好完善。另一方面,还可和各宾馆、酒店之间建立起相关的网络共享平台,以使游客在宾馆或酒店中就能对各景区及景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通过互联网对旅游信息进行宣传,以使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得到一定提高。信息技术的实施,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中的相关职能部门应为旅游景点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以提高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其发展空间是非常宽广的,因此,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必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有效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旅游业管理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此为旅游管理提供参考。

篇8: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 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步入“技能至上”的误区,而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既会做事,更会做人,从而对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也大力发展旅游类专业,积极输送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仅以江苏省为例,截止到底,设置有高职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52所,20全省录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5924人。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出现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的现象:一方面旅游行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毕业生们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选择从事其他行业。这些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都存在不适应产业竞争需要的问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特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1.1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欠缺。

旅游业是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事业。因此,它所需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外,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良好的艺术修养,以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本身就知之甚少,同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上功利性价值取向,许多学生更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对于理论、人文科学等课程及相关活动不感兴趣。

1.2就业观念陈旧,专业思想淡薄。

目前,在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中仍普遍存在就业观不科学,对专业存有偏见的主观思想。许多学生认为,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是吃青春饭的,专门伺候人,尤其一些城市孩子的父母更是不愿意孩子学习旅游、酒店等专业。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就业准备不充分、期望过高、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只愿意从事一些管理类的工作,而不愿意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工作,这使学生的就业现实与理想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令人担忧。

1.3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功利性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利益的再调整及经济的全球化,新一代的高职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取向上也更趋向于多元化。目前高职学生多为“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上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而较少考虑他人、集体的需要,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斤斤计较,重索取轻奉献,想问题做事情过于追求功利化,不愿意学习或做一些不能带来实际经济利益的'事情。

1.4学生能力单一,学习及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师资,在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上,只能适应传统旅游业态,对不断呈现的旅游新业态反应迟滞,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只注重考证等职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5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情况显示,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身体素质方面,大多缺乏锻炼,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全无法达到旅游行业的从业要求。在心理素质方面,多份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材料均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近30%,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不健全,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2.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2.1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期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任务极为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既要坚持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要注重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例如社会公益活动、文化艺术表演、道德知识竞赛等更为贴近学生、更平易近人的手段,让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使教育成效更为显著。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还体现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不甚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学生家庭、社会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能切实考虑高职院校学校的特点,脱离学生实际,从而形成立意很好,形式不错,效果不佳的局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职业素质的养成。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既要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又要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即做到“宽基础,广复合”和“一专多能”。

同时,还要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一是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二是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创新,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增设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能动性,全面、系统而又有重点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篇9:旅游管理中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论文

旅游管理中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论文

旅游行业成本低、效益高、耗能少、污染小,这些优点使旅游行业成为了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必走之路。然而随着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间接导致了旅游行业类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的出现。针对旅游路线的冗长、服务质量水平的下降等旅游行业的现象,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路线提高服务品质成为了目前旅游行业走出瓶颈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发生变化,旅游这一行业也随之相应发展起来。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路线以提高服务品质也是值得相关管理部门重视的。路线优化首先应遵循“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切忌一个部门专权,而应该多个部门相互协商便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设计旅游线路也应遵循“生态旅游”的一大原则。生态旅游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牵一发动全身,要做好生态旅游也应考虑到生态线路的问题。将生态线路与生态服务结合以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人员身兼数职据调查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设施并不是很齐全,准确而言,应该说是国家规定的服务标准设施政策并没有得到施行。而且服务人员素质也不高。大多数服务人员身兼数职:他们不仅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是景区里的`营业人员。在这种尴尬的多重身份下难免其服务质量会降低从而以游客的购买力为标准来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游客。

2、服务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管理就现在情况而言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都不严谨,各级相关服务管理部门权责混乱,缺乏有力的科学的明确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旅游线路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线路冗长据调查可得,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旅游团都存在旅游线路冗长、导致游客厌倦、抱怨。大多数旅游团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如果仅靠游客的团费肯定是完全不足够的,为此,一些旅游团及导游为了自身某些经济利益而故意拉长旅游线路以便游客消费的更多。

2、规划不科学由于我国的经济迅速化,旅游经济的速度也在加快,有些地区为了拉动本地区经济效益,盲目匆忙的开发当地所谓的旅游资源。由于开发时间短,也就相应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旅游线路规划不科学便是主要的问题。

二、优化路线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对策

(一)实行旅游线路最优化

在旅游线路规划问题上应该尽量减少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不必要的景点旅游。为此,旅行社在安排旅游行程时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尽量缩短游客在路上所花的时间。当然实行旅游线路做优化不仅仅是要做到缩短距离,还要在此基础上完善服务设施体系。优化路线不仅仅只考虑到点,还应该与面结合。

(二)软硬兼施

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的态度也会间接影响当地旅游发展水平。针对目前大多数景区的工作人员态度愈来愈傲慢化,提高本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化,各地相关部门应该严格实施服务测评制度,充分发挥媒体及社会的力量,对旅游景点相呼应的相嵌套的硬件设施相匹配。有人将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称之为“软服务”、旅游景区的设施称之为“硬设施”.通过软硬兼施,将两者相互结合,从而使景区的服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优化线路与人文情怀相结合

在以往的某些景点,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同一个景区不同景点的距离间相差距离远,旅游线路长,而又只能靠脚力去找下一个景点。在这种情况下,等到游客兴致精力全花在路途上,从而丧失了对景点的欣赏能力,到了景点也已经是从兴致勃勃变为毫无意趣。为此,在一些大型景区,相关部门可适当有些代行工具,因地考虑采用一些恰当的交通工具。例如:在大型的园林类,且地面较平坦,可采用黄包车这一类工具,既无污染占地小,且可以带动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适当缩小贫富差距。这样对于那些劳动技能弱的弱者是一个为他们提供经济来源的好方法。也体现了人文素养。

(四)景点安排科学化

在旅游兴起的过程中,人造景观这一特殊旅游资源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在一个偌大的人造景区内,景点分布应靠近主要公路,既方便游客不至于花费太多精力在找景点上面。当然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临近公路,为此应该采用辐射性设计线路,将一些不同特色的景点规划在一个圆形范围内,目的是使公路能辐射到这些景点以便游客花最短的时间欣赏到不同的景点风格。这样安排既可以节省游客行走的时间,又可以防止游客游玩一些景点产生厌倦之后,对其他特色的景观便不再涉足的情况。通过将不同特色景点安排在一个范围内有利于游客即使在疲惫的不愿再前往下一个景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欣赏整个景区的风格各异的景点。因此在景区建设之前,应该考虑线路与景点的距离以及景点的搭配问题(当然这只是针对人造景观);对于那些天然景观,则主要是要注意在线路上的搭配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要想让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管理处着手,在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线路以提高服务品质也是重中之重。当然如何让旅游这一产业以更好的姿态面向世人,不仅相关部门需要做出明确的措施,作为游客的我们也应该在有明确旅游规章条例的基础上坚持践行文明公约。

篇10: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软件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我国的软件企业大部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了软件开发的效率。本文探讨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软件 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60-01

一、软件的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软件工程项目,是为了将成本、进度、质量按照预期目标完成而制定的总体计划,它覆盖了整个软件工程过程。该过程在技术工作开始之前就开始,在工程结束后终止,贯穿于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使软件开发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期的成本来完成开发过程,并交付客户使用。软件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软件企业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并影响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经理不够专业

在大多数软件企业中,担任项目管理经理的人通常是技术型人才,他们的软件开发技术独树一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在项目管理方面却缺乏足够的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不能够完美地实施项目管理的职责。

(二)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

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但是这需要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制定总体计划和阶段计划时要严谨、周密,不能马虎大意,不能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要进行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确保开发过程顺利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

(三)管理意识的缺乏

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项目的进度,在计划与进度脱节时及时、有效地调整,而不是要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而忽视对总体进度和阶段进度的把握,从而造成开发效率降低的局面,最终影响软件工程的顺利完成。

(四)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

软件开发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项目和技术上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开发工作。而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制度,造成重复劳动等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五)项目团队的分工不合理、不明确

项目团队的内部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每个团队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都要一清二楚,将责任具体到各个小队的负责人和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任务与责任,不会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从而节省内部资源的消耗,降低开发的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项目管理经理的水平

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保证,而项目经理则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加强对项目经理的专业培训,让他们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站在高处高屋建瓴,才能够使项目管理顺利实施,并起到预期的作用。

(二)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

项目管理需要制定总体计划和阶段计划,在项目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并采取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对软件开发工程进行迅捷、高效的研发,并进行记录评估,使开发计划完善,真正达到高效、优质的目的。

(三)加强项目经理的管理意识

项目经理拥有专业领域的知识素养很重要,但是项目经理本身做的是管理者的工作,如果没有出色的.管理意识,只能造成局面的混乱,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加强项目经理关于管理方面的培训是重中之重。企业通过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正确的宣传引导逐步加强项目经理的管理意识,逐渐做好管理工作,让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并拥有出色的管理意识。

(四)制定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制度,提高沟通意识

运用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将责任归属通过沟通的方式进行确认,而后按照建立的制度进行惩罚。对于重要的内容和问题则一定要确保传达到位,让所有人都了解和掌握。

(五)实现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愿望是项目的最终目的

对项目干系人的管理应当在项目启动时开始,将项目干系人包括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梳理、筛选,并通过建立的沟通机制对其进行沟通和协调,对他们施加影响,使其加深对项目的支持,调查并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减小其对项目开发的阻力,最终确保项目的开发获得成功。

(六)项目经理应当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

对项目小组和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任务和责任的分配,并强调各个小组之间要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共同完成软件工程的开发工作。

四、总结

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绝非易事,这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成熟高效的项目管理是未来软件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因为项目管理的水平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文彬.关于软件业发展的思考[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3(04).

[2]周慧.论软件项目管理[J].现代电子技术,2003(18).

相关专题 多头管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