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水族馆反思

图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大班音乐水族馆反思

大班音乐:水族馆(精选2篇)

大班音乐:水族馆 篇1

  设计思路:

  本活动选取了与乐曲紧密联系的水草和小鱼作为代表,以小草生长和

  小鱼探望的情节帮助幼儿学习乐曲结构,以情节交替推进帮助幼儿学习

  动作,整个设计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活动准备:

  1、图谱、节奏卡

  2、光碟、dvd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游戏了解乐曲结构和各段音乐的性质;

  2、尝试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和手臂不同方位的动作表现乐曲形象;

  3、学习用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表达对同伴的关心,体会与朋友交往的

  愉悦心情。

  4、创想水草和小鱼的造型,开心的跳一跳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要求教师精神饱满)

  二、问好

  三、定向(语言的导入,创设情境,听到音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是关于谁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听过什么样的音乐?今天老师给小朋

  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乐曲,请小朋友们听一听.

  四、欣赏音乐

  五、分享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六、熟悉乐曲,感受音乐结构(再定向:出示图谱、故事引导教材设定

  的内容,进行结构分析和感受分析)

  1、听了音乐后你感觉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它听起来是雄壮有力的?还

  是轻柔欢快的?

  2、出示图谱,介绍曲名《水族馆》,让幼儿观察图中都有什么?

  猜一下图中他们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情境导入: 在水族馆里住着一只凶猛的动物,他都很久都没有吃到

  食物了,原来是水族馆的小鱼和水草成为了好朋友,当它出现了,小鱼

  就被水草藏起来了

  幼儿边听音乐,看着图谱,边说语词

  4、熟悉乐曲,介绍曲式结构。

  七、随图谱欣赏音乐

  听音乐指图,感受图标和音乐关系

  八、解决重难点(节奏曲式结构等)

  九、创编动作,自由表现音乐。(分段听音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感知

  节拍强弱的规律。)

  ①组织幼儿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的样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

  现水草的姿态,用身体的曲线运动来表现水草在水中优美的舞蹈。

  ②组织幼儿玩游戏“小鱼和小草”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角色形象和

  动作,了解游戏情节,掌握游戏规则: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

  草不动

  ③听音乐帮助幼儿分辨水草生长及小鱼探望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感受a段乐曲的柔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欢快

  ④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结构,分解练习动作

  1、水草慢慢长大,要求动作优美舒缓,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姿态的造型

  水草生长时,有一只大鲨鱼正在四处觅食。

  2、小鱼探望水草,启发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欢快的游戏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与水草交往,如给水草施肥、摸摸水草、对水草

  点头等,小鱼音乐出现时,大鲨鱼游走。

  3、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表演

  5、分角色完整的跟着音乐游戏

  十、看图谱集体创编动作

  十一、表演创编动作(完整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根据音乐结构,用

  即兴舞蹈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十三、幼儿在较大的空间表演

  十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现在请你们去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跟

  音乐做游戏吧。

  十五、活动延伸

  动画片《动物狂欢节》

大班音乐:水族馆 篇2

  一、活动目标:1、感应曲式a-a-b。2、学习戏剧表演。3、熟悉曲子、了解作者。二、活动准备:水底生物的图片、水袖、纱巾、飘带三、活动过程:1、图卡介绍水中生物。你们去过水族馆吗?(海底世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2、配词律动。小金鱼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怎样游?吹泡泡怎样吹?(学一学)教师整首演唱歌曲,并和孩子一起表演。(不配乐)3、听音乐学唱歌曲。全体听音乐,学习歌曲。边学唱歌曲,边表演律动。4、看动画片:课件《水族馆》。请大家来看动画片。(边出示图片边唱歌)介绍{:||}反复记号。尝试演唱歌词。(不配乐)5、替换语词和律动。刚才我们说了,水族馆里有很多的小动物,那除了金鱼还可以唱我是一条?幼儿尝试演唱第一句。6、全曲律动扮演。要求:所有的鱼类都要到水中游玩,大鲨鱼只能在“泡泡吹得好高”的时候出来,其余的小鱼要逃跑,“吸---吹”的时候,小鱼把大鲨鱼哄走。7、介绍曲子名称、作者。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水族馆》8、幼儿操作幼儿听着音乐节奏,给不完整的图谱画上泡泡。四、活动反思:通过故事引导,在图谱、律动的启示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曲式。在活动中,孩子们倾听音乐时的专注及参与游戏的热情,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它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天性,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地学习。在进行律动表演中,我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投入∶歌唱的声音低低的,行动非常谨慎,像怕碰破了水中泡泡一样。那情景就像一幅宁静的水中画面。可让我始料不到的是:律动表演刚结束,一个孩子轻喘着气,拍着胸口说:“老师,这音乐好吓人呐!”“你感觉到什么了呢?”我赶紧问到。“好象我沉到了海底一样。”(这孩子对间奏的感受较强。)“我感觉得像是一只大鲨鱼游来要咬我。”一个孩子插嘴道,一些孩子听到了纷纷在一旁作大鲨鱼咬小鱼的动作。“让我们来边听音乐、边玩大鲨鱼的游戏好吗?”看到孩子的兴趣很高,我赶紧向他们提议。“好!”、“好!”“可是变成了大鲨鱼后,歌词怎么唱呢?”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地一股新的语词出现了:我是一条鲨鱼,我是一条鲨鱼,我的肚子饿了,我要吃小鱼。(间奏)由上自下四处找小鱼。段这边许多小鱼,这边许多小鱼,追——抓,追——抓,抓抓抓抓。(最后一段)追着一群小鱼逐渐远去。在分配好角色后,我又组织孩子边听音乐,边唱边玩“大鲨鱼来了”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热情投入。(我想这与学前班孩子年龄较大,喜欢刺激性游戏性有关)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虽然我组织的这一次活动,因节外生枝而没有按教师用书上的活动流程来进行。但一想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