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11篇)

经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11篇)

下面是小编@经典@为大家整理的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如果这12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文章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即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完善反馈纠错过程。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教学; 教学任务;

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是教学问题中的重点。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需要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有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 更需要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创新和开发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更没有去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新能力[1]。想要培养出计算机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就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 设立任务驱动教学法, 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多一些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 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是让教师在教学方面设置任务,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并且积极地完成任务, 在这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进一步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慢慢引导学生,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从而增强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2]。此外,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 能够充分展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优势;第二, 对于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三, 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教学更加深刻;第四,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索能力, 并且学会了合作学习;第五,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第一,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特别是针对性的.教学任务, 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课程中的掌握内容为教学中心, 例如, 在“C语言程序设计”有关函数学习中, 教师应对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即使用函数对程序进行编写。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其设置为首要的任务, 时时刻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从易到难的教学。

第二, 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中,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把课程的内容与目标进行充分的连接, 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可以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中提取, 并且积极地把学生带动到这个学习任务当中, 任务内容观点要新颖, 内容多样化, 并且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这样学生才会对这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 才会更好地完成这项学习任务[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 对任务内容进行讨论、整理, 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 创新自己的思维能力, 并且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 实现学生间的互动, 交换彼此的看法, 实现共同学习[4]。

第三, 完善反馈纠错过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 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并且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改正, 把学生尽快带入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共同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也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5]。例如, 在计算机操作中文本选定的方法有很多, 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任意文本选择时可以将光标放在起始处, 在按住shift的同时单击左键, 将输入点置于文本结束处, 并单击左键。也可以单击左键后, 将光标直接移到文章的结束的地方。学生一起进行总结, 促进学生之间的借鉴交流、取长补短, 最后让教师进行点评, 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让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空间。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 对基础知识必须能够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把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广泛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红艳, 李霞, 才秀凤, 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 , 10 (21) :146—147。

[2]左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 , 30 (8) :142。

[3]李红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软件 (教育现代化) , , 15 (3) :160。

[4]宁伟, 于永春, 杜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 , 20 (1) :102—105。

[5]刘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研究[J]。消费电子, , 17 (4) :172。

篇2:分析任务驱动法中高职计算机教学运用论文

摘要:由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所以,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并不高,导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需要革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主要探讨的是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计算机教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计算机教学,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驱动法是指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可使用的学习资源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篇3:分析任务驱动法中高职计算机教学运用论文

2.1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必须要进行细化,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每一个小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另外,就是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老师在布置重点任务时,必须要区别难易程度,注意学生知识的累积程度,并由浅向深进行知识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在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设计下一个学习目标,从而不断进行改进,完成教学的目的。鼓励学生发扬长处,纠正学生的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2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老师可以根据每一个任务的场景进行情景式教学,带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并且,在讲解前,可以提前让学生先预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问题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必须要明确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多操作,尽可能大胆实践和尝试,这样才能掌握相关的技巧,在实践中纠正错误的做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为学生布置上机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应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设计上机的教学目标和上机课的任务,这是为了确定以后的学习方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和学生创建问题情景,把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隐藏到每一个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掌握相关的技能。设计的任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全面了解对象,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设计相应的任务,并且,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化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其二就是在设计任务时,需要注意一些重点和难点,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一个需要累积的过程,必须要考虑到知识的含量和知识的前后连接。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都不宜过多,有两个以上的重点即可,以免过多增加学习的难度。其三就是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在布置上机任务时,必须要先和学生进行探讨,分析任务,再提出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占据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主导位置,老师发挥辅助作用。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再由老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讲述对应的任务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3结语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此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保证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明伟.解析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10):110-111.

[2]何建伟,陈颖.对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电脑迷,(12):92.

[3]王健.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8):353-354.

[4]余昌永.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9):134-135.

篇4:分析任务驱动法中高职计算机教学运用论文

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改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进行演示操作,然后再让学生按照所演示的步骤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跟着课堂的脚步进行操作,但是,依旧有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时,老师可以在下一节以提问的方式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这种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到所有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进行总结,这样只需要老师引导即可。以此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紧张感,从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1.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这种驱动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搜索一些网站时,可以选择一些信息搜索的方法,进行目录的检索或者关键词的搜索,就像要搜索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可以先创建一些合适的情景,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从网上先收集相关的材料,然后由学生自己担任课堂的主角展现一些风俗,比如民族舞蹈等,都可以作为搜索的关键词,从而找出情景所需的素材,展开相应的活动,创造更好的课堂氛围,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1.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计算机的教学应以教学的目标为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而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例如,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任务,将教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成一个大的学习任务,然后再分节设计成小任务。如果第一节的任务是按照要求修改文档,那么其中所包含的的知识点就有以下几个:其一就是Word的基本含义;其二就是文档的建立、打开以及关闭等相关知识;其三就是如何编辑文档。这些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进行安排。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其中包含了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学生接受任务之后,思考如何完成这些任务,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由大家共同讨论,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难点,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篇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运用的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技工学校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具体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数据安全常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等等,其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因此,大多章节都很具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条件。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运用

1、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任务模块

“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任务驱动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也就是把本次课的知识点和技能培养划分为一个个需要解决完成的任务模块,再将知识点和技能目标巧妙地融合于设定的任务当中,通过设定若干个任务模块来实现总的教学目的。因此,“任务”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计任务案例,案例必须典型并能涵盖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比如在word中任务重点是设计图文混排,常见的文档制作,而学习excel主要任务是突出数据处理、自动填充和图表统计功能。②任务的设置应更多的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应该注意难度不要超出技校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故在设计任务案例时,应选择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明白易懂的案例。③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

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了解,技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比较低,特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他们总认为自己已经能够运用自如,不用再多加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授本课程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部份的内容时,创设情景为段考结束后如何帮助老师用excel制作和统计本班的段考成绩。为此我设计了一个“xx班段考成绩统计表”作为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的其中一个子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名称:xx班段考成绩统计表

任务目的1:输入本班段考成绩数据,根据要求运用函数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

子任务1:1.求各科目成绩总分、平均分:分别用sum、average函数实现(相对引用)。2.求单科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用max、min函数实现(相对引用)。3.求各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用count函数实现(相对引用)。4.按总分成绩排名:用rank函数实现(绝对引用)。5.评优等级:平均分为90分以上的同学显示“优”、80分-90分之间显示“良”、60分-80分之间显示“中”、60分以下显示“差”,用if函数实现(相对引用)。

该子任务有以下特点:(1)该子任务与学生感兴趣的成绩统计息息相关,故学生有很大的参与热情。(2)该子任务用到了教学内容的大部分函数,又用到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拖动柄等已学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讲授word时,创设情景为:如果你参加学校学生会成员竞选,如何利用word制作图文并茂的个人宣传材料,授课前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完整作品,从文件的页面设置、页眉页脚、文档格式化中“字体”对话框、“段落”对话框,图文混排中的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插入、首字下沉、边框底纹、分栏、背景、表格制作等所有内容均涉及到,然后再每节课从中选择一个子任务,依次讲解各个知识点和操作。比如讲授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插入及编辑、图文混排的使用这一节课,笔者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要讲的内容设计成“个人简介”这一具体的子任务,通过讲解如何制作“个人简介”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演示备课时做好的`个人简介,告诉学生哪部分是艺术字,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让学生对艺术字、文本框等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讲如何插入、修饰美化等具体操作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如。

3、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站在创造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然后再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子任务,即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让学生在独立观察、多角度想问题、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去探求知识,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电子表格excel教学中讲完“筛选”内容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自动筛选子任务和高级筛选子任务的功能。在数据库中完成“查找工资大于1500且性别为女”的任务时,有的学生提出既可用自动筛选来完成,也可用高级筛选来完成;有的判定,如果要完成“查找工资大于1500或者性别为女”的任务时,就只能用高级筛选来完成。这就充分反映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实行班内分层,强化分组合作

由于技校学生文化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过程,就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的原有计算机基础,将班内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a、b、c三层,a层为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为中等的学生,c层为基础差的学生。然后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担任组长,安排2-3名c层学生,其余为b层学生。在计算机实训中心或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内按小组安排座位,同一组的学生坐在一起,以便于讨论、合作。老师在授课时,以c层为教学起点,重点面向b层,同时准备好1-2个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案例供a层学生练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证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而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学习小组中同学间可取长补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弥补了教师个别指导时间不够的问题。

二、学习效果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评价是技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任务评价可以在全班进行,实践中发现学生其实相当在意自己所做作品的展示,当学生得知自己的作品将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评析时,学生往往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完成。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一定要适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技校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独立性很强,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在教学任务下达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度调控和指导。

2、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让学生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学习的开始阶段。比如,窗口组成的相同之处、对象的选择方法、快捷菜单的弹出等,为以后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打下基础。

3、并不是每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就不适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如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病毒防范、操作系统、鼠标操作、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文件的有关操作、文字输入、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等有关内容的教学建议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而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法,都应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第一学期进行中英文打字的强化训练,当然打字速度可视专业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光恒计算机应用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宇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张治坪“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职教,2009(2)。

篇6: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初探论文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繁多,内容、格式千篇 一律。如果按传统模式讲授,很难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也很难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即抓住“计算机应用”这个纲,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有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一、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的原理是运用案例与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具体教学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教师的讲,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同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后者则是侧重于学生,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以完成任务为主线,把知识点巧妙隐含在任务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完成。

二、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原理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设计选择一个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功能相对完整的案例,然后根据每次的讲授内容将案例分割设计成多个具体且相对简单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每次讲解完后,向学生布置相似的任务。

本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部分为例来讲述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根据这部分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计了相应的案例和任务。

1.课前准备:

确定了运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后,重点工作就是案例的选择或撰写,任务的设计。

如何设计案例,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第二步,案例的选择或编写。对于部分word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几个原则①案例内容紧扣课本,适当可以加一些技巧性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更加熟练、更加容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案例的分割要与教学知识点相匹配,同时分割的案例在功能上保持一定的完整性。案例中涉及的各知识点及其间的.联系,要循序渐进,难度适中,避免跨度大。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操作性较强,许多知识和经验需要通过学生上机实践获取,计算机毕业论文这样做不仅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读书和上机实践都很重要,但比较而言,实践更重要,很多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多次实践才能学会。因此任务的设计在此尤为重要,是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案例的知识点和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合理的提出任务要求。同时任务的要求与案例要有既要有一定的相似性也要有一定的区别性,通常相似度在70%-80%左右。区别点与相似点在知识结构上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尽量综合已学的知识点,避免学生感到无从入手;同时由于只有70%-80%的可参考性,避免了完全模仿抄袭的可能,在消化、理解、掌握这70%-80%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主动学习。

2.课堂实施

课堂上实施的重点案例的讲解和任务的布置。将word部分分割成四块内容:第一块是word的介绍、基本功能、如何在word中输入文字;第二块是word对文字的设置;第三块是word对段落的设置;第四块是图文混排及其它的一些设置。每一块内容都会通过两个例子来讲解,把每一步的多种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技巧逐一给学生讲解,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则只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讲解,这样便于学生去巩固、掌握其它的方法。在第一块内容讲授完时把每一块的任务都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将每一任务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写成实验报告,来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掌握,对于第一块内容后面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看资料和动手实践去自主的学习熟悉这些内容。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将存在的问题记下,便于对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查缺补漏。

三、对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体会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学生成为了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还能按照学生基础的不同,量体裁衣,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够在较少的课时内,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浅议案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报.2006,(6)

[2]王祥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3)

篇7:试析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专业课中的运用论文

试析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专业课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职业教育 机械专业课

论文摘要:在机械专业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务实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背景,以“摩擦”一课为例,结合自身的理解,详细分析、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流程。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的重要精神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重要意见,并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合职业教育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形成以主题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重构教学主体的行为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又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尤其适合新知识或新技能的学习。本文以机械专业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摩擦”为例,探讨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1任务提出

要使任务驱动教学取得成功,教师首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实例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处理,实例选取原则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实例应具有相关性、综合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相关性是指实例应与已学知识紧密关联;综合性是指实例应涉及本课程或相关课程,是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性是指实例应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结合;趣味性是指实例应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摩擦”一课以“砖块的烦恼”提出问题,为了增加直观性与趣味性实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砖块拟人化,提问:“假如我是一块砖,重120N,手指最多能出400N力,谁能告诉我我会不会掉下去?”

2任务分解

任务提出后教师需要针对学情对具体任务进行分解,把一个综合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段、分层分析讨论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教师在此环节中起着关键作角,依据任务分解出的小问题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利于学生各个击破,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对学习的更大兴趣。

“摩擦”一课先把任务分为两阶段,再在每阶段中将任务进一步分层。第一阶段为知识积累部分,提出3个问题,主要是为分析、解决任务做必要的准备,学生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第二阶段为任务分析部分,提出2个问题和1个指导性建议,有了第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基础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协作活动比如分组讨论等形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1第一阶段知识积累部分

(1)提问:①什么是摩擦力?②有哪些摩擦力?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1,特点是以学生原有知识为主,需要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将其系统化。

第一问意在唤起学生对摩擦知识的记忆,通过引导学生例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归纳出摩擦力的确切概念。第二问意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摩擦力归类总结:摩擦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又分为静滑动摩擦和动滑动摩擦。

(2)提问:8如何区分滑动摩擦各阶段?

此部分可称其为知识积累2,特点是在学生复习巩固原有摩擦知识基础上,生长新知识——滑动摩擦力辨析。这是一个同化过程,学生把外界环境中的新的信息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

具体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实验方式,通过让学生亲手尝试一个简单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重量为G的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绳子一端与重物A相连,另一端与装粉笔头的空盒相连,逐渐增加盒内粉笔重量,见图1。通过简单讨论与总结学生很容易掌握滑动摩擦三阶段,即滑动摩擦力用平衡方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用,Fmx求解;动滑动摩擦力用F求解。

2。2第二阶段任务分析部分

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积累,接下来就可以对具体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可以采用分组形式,教师此时主要负责引导、协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尝试自我发展。这是一个顺应过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中的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改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1)提问:如何对任务进行力学抽象?

此问对整个任务能否顺利解决非常关键,对实例进行力学抽象或是数学建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学生各年级各阶段不间断的培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轻言放弃。在刚开始训练阶段教师要加大参与程度,待学生慢慢掌握一定的方法、经验之后再逐渐抽身,改参与为协助。“摩擦”一课中让各组充分讨论后,先在此引导学生进行一下阶段分析总结,然后再继续进行,各组最后归纳总结出来力学抽象条件为:已知G=150N,F=400N,uz=0。3,c=0。25。试判断状态,并求摩擦力。模型如下图2所示。至此,一项现实任务转变成了一个习题,任务得到了大大的简化,学生自信心得到了鼓励,此时再激励学生一鼓作气,按最后两问继续分析讨论此题的解决方案,争取完全解决问题。

(2)提问:任务中出现的摩擦力属于哪个类型,怎么要求?

(3)建议:能否采用假设推理方法,假设砖块静止,然后进行推理。

师生共同讨论攻克了问题难点后,教师进一步放手,在最后的一问一议中,更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在组内之间的交流为主体,促成学生间共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共享群体的思维和智慧,最后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3任务解决

其实任务解决是一个过程,很多小任务的解决可以在任务分解分析各阶段各层次中灵活穿插,这样可以逐步减轻学生压力,渐渐增强学生自信心。此处的任务解决是对整个任务而言的。各组组内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尝试各种解题思路后,让每组选取一种组内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实施,教师只需在组内实施具体方案碰到疑点时加以点拨,而实际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承担。在限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指导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并让各组派选代表对方案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解说,让学生自己分析对比各组工作表现,期间应及时表扬学生解题过程中涌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于有明确结论性的任务,教师还需在分析、对比各组方案与实施过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此类问题解决思路,形成新的经验。

“摩擦”一课就在分析、对比各组解题方案和实施过程后,选取最优的解题思路和实施方案,并将此介绍给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让其成为学生新的经验。此过程可以采用板书推导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含有公式、计算在内的理论推导,尤其适合板书,教学效果明显。任务具体解决过程分为3个阶段,板书推导如下:

此致,本课堂任务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此时可以进一步归纳此类任务特点,以便学生形成新的经验,实际上该任务属于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非常典型,可以续解题后归纳总结成方法论。

(4)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解题方法。

3评价标准

完成任务后,教师还需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果说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话,那么评价体系的优化是机械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保障。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叫。本文仅介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部分,笔者建议采用“三评原则”,即教师评价、组内评价(或称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给出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三者比例可以灵活掌握。这种评价标准打破了“一卷定成绩”的传统局面,能够准确的、客观的实现对学生全面质量的考查,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型学习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教学模式,它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体的作用。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协助学生构建意义,重在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而不是知识的直接传递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篇8:论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结合高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任务”设计的原则和实施过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老师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扩展较快,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三差”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非常熟练,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再者,很多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把精力浪费在玩游戏上,不用心学习,甚至旷课;而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学习吃力,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志,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要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切实提高其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水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结合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任务驱动法”。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循序渐进的方法。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其知志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可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它的知志体系较难把握。

另外,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老师是学生获取知志的主要渠道,绝大部分信息和知志要靠老师向学生传授。现在,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志和信息,不一定非得完全要靠课堂上获取,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说尤其是这样。

三、任务驱动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原则

任务驱动法要求以大纲为蓝本,以考试为手段,是从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抽丝剥茧”形成精彩的案例,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非常强。实践课以具体问题或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灵活运用知志的能力,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任务或实例必须在保证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和任务完成手段的多样性原则,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操作技能基础等因素。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

为使每个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志,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一)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被动学吸收”转化为“主动创造”,把学生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方法上,注意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的观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寻求知志。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每一章设计一个打任务,再根据具体章节,把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若干个简单的小任务组成。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精心设计的任务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课教学进度相一致。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志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学生收集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或学科应用方面的资料。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时,学生将收集的材料用Word加工处理,然后分析有用的材料制成演示文稿,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时,要求学生将最终的演示文稿制作成网页。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

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志、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团结协作学习,学生能够从大同的任务中找到异同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造挑战欲望。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表扬激励的良性评价机制

任务驱动法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路,每个学生的思路、表现形式、方法各不相同,所以答案并不唯一,因人而异。不能靠主观地打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灵活多样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志,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志的水平和审美水平,找到自身不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

(五)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架设一台FTP服务器或者是制作一个网页、申请博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课件、案例精选、课后习题、参考教材、考试样题等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供学生相互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可以学习到自己所需知志,为本课程全方位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五、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遵循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志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志的主动建构者,将教师由知志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1.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要准确。除了准备高质量的教案,还要设计可操作性、综合性较强的任务。首先从感性上吸引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坐着讲课,绝不能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困倦、疲劳。为了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可在多媒体教学同时,适时适当的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要主动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不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实践环节,都可以将学生吸收到老师的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或同学帮助下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与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

3.很多老师觉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这个问题恐怕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课堂教学就是向单位时间争取效率,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教学时突出基本原理、方法;具体操作细节留做自学或实验。任务驱动法是通过应用案例引出相关技术,再围绕案例讲解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最后总结提高。配合使用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着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课程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深刻理解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接收知志转化为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新形式,教学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开创“教”的升华并实现“学”的突破,这是真正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志;等等。当然,究竟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还有待于我们大家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篇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文/宋春雨 舒 炼 潘晓青 李文丽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任务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职教育;教学手段

高职学生一般具有重形象思维、轻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较之理论更偏爱实践学习,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载体,把教学内容隐藏在每项实践任务中,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理论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查找资料,认真选材,难易适中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做好教学情景设计,多从企业一线搜集资料。而且,教师只有仔细分析,精心思考,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二、角色定位,师生配合,分组进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定位是设计者,学生则是实施者,设计实施者要互相配合,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扶持学生思考,放手学生探索,评价学生成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和组织。分组方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现场按某规律组合,或学生自由组合,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突出小组设计特点。另一类是教师指定,可把性格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也可把动手能力强和理论学习强的学生组合,弥补不足,相互带动,但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熟悉。

三、及时收集,精确点评,共同答疑

及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收集和点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收集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于任务的时间安排、活动态度、学习策略、成果及创新和不足,着重关注经过努力却未完成任务的'小组和成功完成任务的小组。在评价过程中,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引导任务失败的小组思考、完善学习过程,对于成功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赏识。最后对本次任务进行总体评价,共同答疑。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发挥能力的舞台,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任务驱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安排学习过程,主动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付玉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章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01):52.

[2]舒炼,吴旭,欧阳。针对启发式高职教学的方法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70(06):49~50.

作者简介:宋春雨(1985-),女,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和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篇10: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交流完成一系列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任务驱动教学

作 者:程红娜 赵凤琴 尹丽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G424.1 关键词:生物化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