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语言教案

故址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月亮船语言教案

《月亮船》教案(通用12篇)

《月亮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月亮船》、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老师呀今天给大家说个谜语,看看大家猜测的出来谜底吗?好不好?

  生:好(鼓掌)

  师:“有一东西,有时圆,有时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转,到了晚上才出现”大家猜猜吧!

  生:是月亮。

  师:大家真聪明,一下就猜出谜底了,那么小朋友们,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划船的动作好不好?

  生:双手做划船的动作,绕着教室转(兴趣很大)

  二、讲故事

  师:好了小朋友,老师也有一艘小船,它叫《月亮船》,出示挂图,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生:想。

  师:那么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挂图吧!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图中都画了什么?

  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师:好了小朋友,大家都看完了,看的很仔细,下面老师请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录音片段(薄公英的哭声)

  师:提问,幼儿回答。

  师:“是谁在哭呀?“

  生:“蒲公英!”

  师:“蒲公英为什么哭呀?”

  生:“它找不到家,找不到妈妈了。”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大家知不知道最后蒲公英到底找到家了没有,下面大家一起完整的听一下故事录音吧!

  生:听的很认真,对故事情节有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提问

  师:“蒲公英被吸到很远的地方,路上遇到谁?

  生:“蟋蟀、螳螂、月亮船、小仙女、小白兔。”

  师:“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

  生:中国万里长城脚下的一棵小草上。

  三、再次欣赏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师:是谁帮蒲公英找到的家?

  生:“是月亮船。”

  师:“它们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景物?”

  生:它们遇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师:小朋友回答的太棒了,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我们中国主是多么的伟大呀,蒲公英的家在中国,我们的家也在中国,你们喜欢她吗?

  生:喜欢,因为,我们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师:好;那么,我们课后作一幅美丽的家乡图吧!

  课后小结:本课通过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故事内容,知道祖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

《月亮船》教案 篇2

  大班语言活动月亮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月亮船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建议: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月亮船》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的秀丽山河。

  3、学习安静地倾听故事,有感情地学讲故事。

  活动准备: 挂图第7号、小朋友的书、故事磁带。

  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缩)、各地的名胜风景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出故事。

  1、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2、出示月亮船的小图。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一只月亮船。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二、倾听故事。

  1、结合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问: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第一段故事,提问:

  1、蒲公英为什么哭?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蟋蟀是怎么劝她的?螳螂是怎么劝她的?(幼儿跟学对话)

  3、蒲公英最后遇到了谁?蒲公英是怎么对仙女说的?

  4、仙女是怎样帮助蒲公英找到家的?

  四、教师继续演示教具讲述第二段故事,请幼儿抢答。

  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2、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3、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4、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教师小结:喜马拉雅山、天安门广场、长城,只有我们中国有,其他国家没有,我们中国这么伟大、美丽,怪不得蒲公英急着要回家。

  五、学习讲述故事。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2、蒲公英的家在中国,蒲公英这么爱自己的祖国。那么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们爱不爱我们的祖国呀?

  六、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产生自豪感。

  1、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不自豪?(自豪)老师也很自豪,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除了蒲公英看到的,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和好玩的地方。

  2、讨论:如果你坐上月亮船,在云海里飘,你还会看到什么?(幼儿发散回答——长江、黄河、海南岛、鸟巢、东方明珠塔等等)

  3、师: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老师真想去看看,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坐上月亮船到云海里飘一飘,看一看?那老师来做仙女,请你们坐上我的船(出示各地的名胜风景图片,请幼儿叫出他们的名字)

  七、总结:

  看到祖国这么多好地方,那么高兴不高兴?我们的家乡美不美?我们的祖国美不美?小朋友爱不爱自己的祖国?让我们大声地告诉我们的祖国妈妈——我们爱你。

  活动反思: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月亮船》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特有的地貌和文明建筑,知道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

  2、学讲故事,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挂图8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提问:蒲公英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来听听蒲公英是怎么迷路的,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出示挂图并完整讲述故事《月亮船》。

  提问:小朋友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地听一听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3、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

  提问: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提问:好心的蟋蟀、善良的螳螂是怎么安慰蒲公英的?

  提问:蒲公英是怎么对仙女说的?

  提问:仙女又告诉蒲公英什么?

  4、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活动延伸:

  故事听完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仙女和蒲公英,说说故事里它们的对话。

  提问:你家住在哪里?你可以做一些介绍吗?

  活动反思:

  一、环节设置方面

  教师开门见山地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问题。但在故事的后半部分,由于有些名词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如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加强对故事的熟悉程度。

  二、教师组织方面

  在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园时,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在此环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另外的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感受自己祖国的富强,铺垫自豪感,激发幼儿介绍自己家乡时的亲切、热爱的情感。

《月亮船》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听见的祖国秀丽的山河。

  教学准备:

  1、挂图2、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图会讲故事。

  难点:体会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教学过程:

  1、划小船。

  老师做划小船动作。出示月亮船图。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①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②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门?

  ③说一说,演一演。

  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蒲公英遇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④学讲述故事请小朋在边看图边讲故事。

  教学反思:

  将故事转化为艺术感受的尝试,带领幼儿谈论自己的地方,讲讲为什么喜欢嘛。

《月亮船》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学前》、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x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x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x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x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x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x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x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教案反思: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但幼儿还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我应该用一些比较的手法来实现这个目标,效果会更好。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月亮船》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

  课前向生活开放:

  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看地图,找一找太平洋在哪里,喜玛拉雅山有多高,长城有多长,天安门广场有多大,还有哪些世界之最。

  教师:地图、长城、珠穆朗玛峰、太平洋、天安门等图片和其它资料。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初读感知阶段: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正确认读13个生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能试着讲这个故事。

  精读感悟阶段:

  [重点部分处理]

  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入手,在读中理解词句。

  ⑴结合重点句子“陌生”、“黑了”、“迷路”等词语感悟蒲公英的伤心,结合几个之最的图片和其它资料感悟祖国的伟大。

  ⑵想像感悟。

  ⑶表演感悟。

  ⑷利用补充的资料感悟。

  ⑸以读促悟。

  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

  课文非重点词句的理解要以读代讲。

  [课内拓展]

  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其它之最。

  [作业]

  指导写好生字,完成练习册。

  [课后延伸]

  课下在采蜜集上画画自己心中的大,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你自己是着按照4+4模式设计些本节课教案:

  自己设计的感触

《月亮船》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月亮船转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观察发现不同大小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度不一样。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水,箩筐一个,抹布一块,垫板每人一块,大小月亮船人手各一份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亮船”,引题激趣。

  师:看看我手里拿着什么?它像什么?(月亮、香蕉、小船等)为它取个名字——月亮船。

  提问:你能想个方法让它动起来吗?

  二、出示垫板,学玩游戏。

  1、师:如果我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会怎么样呢?请你用科学家一样的小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演示月亮船的操作方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第一步:用月亮船的底部去盆里沾一下水,不要太多

  第二步: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

  第三步:摇晃垫板,让月亮船动起来

  2、请幼儿复述操作步骤,以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

  并提出要求:

  1、正确操作的方法

  2、注意沾水不要太多,不要浪费水。

  3、师: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现在请你去试一试,把你的发现藏在心里,待会告诉我。

  三、幼儿分组第一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第一次分享实验成果

  1、师:你们发现在玩的时候,月亮船是怎么转的?你是怎么让它转起来的?月亮船朝哪个方向转?

  (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月亮船转动的简笔画)

  2、出示大月亮船,请幼儿猜测提问:把2个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哪个会划得快?为什么?

  提出要求:

  1、每人一个大月亮船,一个小月亮船,各沾一点水放在垫板上,放的时候注意请你放在同一高度往下划。

  2、注意桌子上的水,不要撒出来。

  五、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把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

  六、再次分享成果

  1、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解决大船动的时候小船不动的问题?

  2、教师验证,得出结论:大船划得快提问:为什么大船比小船划得快?

  你知道为什么要再垫板上放点水吗?

  3、教师小结:因为大船大,身子重,水拉不住它,它的速度就很快。

  小船小,身子轻,水一下子拉住了它,它的速度就慢了。

  (教师可用简笔画再次表现发现的成果,帮助幼儿更具体地认识和掌握)

  七、经验拓展

  师:月亮船还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我们一起去教室再玩一玩吧!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月亮船》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体验故事中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2.领略蒲公英所见到的祖国山河,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3.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活动准备:

  1.挂图第7号,故事磁带,录音机,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等

  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

  活动过程:

  1.划小船。

  (1)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划小船”的动作。

  (2)(出示月亮船的小图):刚才,你们是划着自己的小船,老师这儿也有一条小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

  (1)老师有感情地完整讲一遍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

  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2)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一段故事后提问:

  师:蒲公英被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师:讨论:故事中说到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师: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师: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么对她说的?

  (3)幼儿边看挂图边听第二段故事后讨论:

  师: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师: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在哪里?(中国的万里长城)

  师: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师: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师: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3.尝试分角色故事。

  (1)幼儿人手一本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2)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月亮船》

  一颗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蒲公英迷路了,急得哭了起来。

  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善良的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像只弯弯的小船。船上有个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见蒲公英在伤心的哭,就说:“别哭,别哭,坐上我的月亮船,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蒲公英坐上月亮船,月亮船就开始飞了起来。

  飞呀飞,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诉说:“这是喜马拉雅山。”

  突然,地面山发出一道光,仙女说:“这是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飞呀飞,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仙女说:“这是万里长城。”蒲公英高兴地说:“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长城下的一棵小草旁。”

  蒲公英下了月亮船,告别了仙女和玉兔。仙女说:“记住,你的家叫中国!”刚说完,仙女就驾着月亮船走了。

《月亮船》教案 篇10

  背景:

  最近我在串珠珠的角落里增添了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各种透明的珠珠和吸管,对这些新材料我并没有事先告诉幼儿,我想看一看幼儿是否会很好的利用这些新的游戏材料,串出又有规律种类又多的图案?

  事件:

  ——“你们看有新的珠珠,还有吸管。”

  ——“我看串这个颜色好”。

  ——“我看还是串鱼宝宝的珠子好”。

  ——“我看还是一个珠子、一个鱼宝宝算了,当中再放一根吸管好”。我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心中暗暗高兴。说明幼儿对这些材料感兴趣,并以运用到游戏中。在平时游戏中,孩子们因为看法不同而争论的现象很少,而现在,正好是一个鼓励孩子们争论的好机会!于是,我走近他们,孩子们一下子围住我,把我当成是解答问题的判官,一个个向我陈述着理由。我呢,鼓励着他们,让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又趁机给他们一个新的'任务:还可以有别的、更新颖的串法吗?

  分析:

  串珠珠的目的其实是让幼儿练习排序,引导儿童动手参与科学探索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态度,为后续活动、生成活动打下基础。当幼儿中出现某一问题而产生的争论后,不要忙着给孩子们答案或结论,而应该鼓励他们的猜想和论证。让他们在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这其中,教师只要把握好方向,作一个真正的引领者。

《月亮船》教案 篇11

  设计意图:

  故事《月亮船》是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蒲公英找家的这条主线,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然后由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联系到孩子们的家乡在崇明,从而引发孩子对家乡崇明的热爱之情,并通过欣赏《崇明简介》视频使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和拓展。最后,在歌唱《大中国》的歌声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难点:幼儿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在哭的蒲公英图片一张、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附有汉字说明)、崇明岛图片一张、仙女棒一个。

  2、多媒体课件:《月亮船》

  3、崇明简介的视频。

  2、歌曲《大中国》(幼儿已欣赏过歌曲《大中国》)。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故事、逐渐理解故事

  1、教师出示蒲公英在流泪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这是蒲公英——解释:它是一种花)

  它怎么了?(引导幼儿从脸上表情观察出流泪,哭了。)

  蒲公英为什么会哭呢?(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月亮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3、教师放映课件《月亮船》,课件放映到“不听,不听,我要回家。”

  提问:

  (1)谁来告诉我:蒲公英为什么哭了?(因为蒲公英迷路了。)

  (2)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们怎样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回答)。

  4、教师继续放映课件至结束:我们继续听下去,就知道谁帮助了蒲公英,是怎样帮助的?

  提问:是谁帮助了蒲公英?仙女最后帮助蒲公英找到家了吗?蒲公英的家在哪里呢?

  5、提问环节

  (1)提问: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什么?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

  (2)提问:仙女让蒲公英记住什么?(孩子,记住你的家叫中国)。

  二、整体欣赏故事、学说世界之最

  1、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吧!

  提问: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很好听的!(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好听的话)

  2、施老师觉得这些话是很好听的:

  (1)(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诉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又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诉他,那叫喜马拉雅山。蒲公英还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仙女告诉他,那叫天安门广场。蒲公英最后看见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仙女告诉他,那叫万里长城。)

  (2)教师引导幼儿找好朋友,一个做蒲公英,一个做仙女,进行学说!(前半句蒲公英说,后半句仙女说)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可两两结伴、可个别集体、可师幼互动等形式。(使用仙女棒一个)

  三、自主分享讨论,我爱家乡崇明

  1、教师自然过渡提问: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你们喜欢她吗?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我们的家乡崇明都有什么?(当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家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不仅可以从名胜古迹来说,还可以从其发展变化来谈。)(幼儿讨论后提问)

  2、幼儿欣赏简介:我爱家乡崇明

  3、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4、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大中国》。

  让我想起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月亮船》教案 篇12

  开学的第一个月,我进行了我的第一次新教师展示课。我执教的是大班的语言活动《月亮船》。《月亮船》是一个篇幅短小,意境优美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是收录在“中国娃”这个主题当中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一、《月亮船》的设计理念

  《月亮船》这个故事,采用拟人的手法,活泼生动,精练易懂。故事情节紧凑,能够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在简短的篇幅中,字里行间都透露中国的地理特点。月亮船带着蒲公英走过很多地方,最后来到了中国,蒲公英找到了自己的家就在长城脚下,使幼儿形象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故事延伸,大谈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人文精神,能够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月亮船》的目标定位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2、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对在执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

  在执教过程中,我所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请幼儿看看蒲公英的表情,猜一猜蒲公英为什么会哭?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幼儿都事先已有了经验,基本上都回答了蒲公英是被大风吹走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正好都回答到了点子上,这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没有想过要是遇上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处理。所以,我粗略的把这个问题带过,直接开始讲故事1~4段。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应该启发幼儿大胆的猜想,兼顾到每个孩子的想法,而不是马上就切入正题。

  在讲完前半段故事后,请幼儿回答相关问题时,我忽略了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我只请幼儿学一学好心的蟋蟀和螳螂是怎么劝说蒲公英的,但在后面故事中出现的语言交流却没能好好把握住。《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达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这一点上,我还需要改进,我应严格遵循纲要所提出的,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从而达到语言领域的目标。

  在执教第二个环节中,我讲述了故事的最后几段,让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家在中国,在知识小拓展时,我问幼儿世界上最高的山叫什么?幼儿有的回答:珠穆朗玛峰,当时,我不应该急于给予否定,而是应该表扬幼儿,真棒,珠穆朗玛峰都知道,但是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可老师问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叫什么?这样一来,不仅不会打击幼儿自信心,而且能引导他们往别的地方想,思维不会一直停留在珠穆朗玛峰这个答案上,这样一来,能促进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

  在分段欣赏完故事后,我开始播放PPt,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出现在教学PPt上,由于缺乏对ppt制作的研究,我的ppt做的过于静态,我应该制作一个动静结合的教学ppt,形象生动的将蒲公英被大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蒲公英坐着月亮船在天上飘呀飘呀等意境表现出来,为幼儿创造一个有趣的语言环境。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的过于偏向社会领域。对于领域的定位有点偏差,我一开始定的是语言领域的,就应该在最后一个拓展环节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在这一点上,我还学要不断的琢磨和推敲。

  四、总结、反思、提升

  整个执教下来,所存在的问题,我总结这么几点:

  1、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说,敢说的机会太少,整个过程,老师讲的太多,而给幼儿说的机会太少。语言领域的课,就是要求幼儿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重在一个“说”,在这一点上,在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还需改进。

  2、尽量做到与每个幼儿互动,而不是与个别幼儿,在执教过程中,我应与更多的幼儿进行互动,加上适时的走动,亲近幼儿,应兼顾到全体幼儿。

  3、课前教具的准备应考虑周全,准备充分。教具的准备很重要,事先考虑周全,准备充分的话,在课上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比如,课后指导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如果把教学PPt做成动态的,然后再准备一个大的背景图,合理的安排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给幼儿一种美的,有趣的意境,能使幼儿更好的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

  4、时间的把握度还需加强,我整堂课的流程走的太快,致使执教的时间太短。我只是一味的把自己所设计的教案流程一点不差的走下来,使得环节过度不够自然。记得指导老师跟我过这样一句话:“备教案,不是背教案”。如果光就把之前设计的流程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会给人感觉枯燥,乏味且达不到该有的效果。

  我的第一堂亮相展示课,自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将自己在执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并将原有的教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这次亮相课,使我吸取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对语言领域的课又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会在以后的跟进,试教,反思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中,我会将反思化为动力,在新德执教过程中,得到一个突破性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月亮船》教学反思

  在这个星期的星期三下午,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语言活动—《月亮船》,在上课的过程中,小朋友听的也很认真,我觉得上的比较成功的部分有:

  1、在初步欣赏故事时,我能抓住主线来提问,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就能记住大概,这一点较好。

  2、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大之最时,我直接告诉幼儿是什么,还出示的图片,孩子们也直观的看到了,加上我以动作表示她它们是最高、最大、最长的真正含义,还让幼儿来复述从而来巩固故事中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好的。

  3、《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通过让幼儿学习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会蒲公英迷路后的伤心,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时,我将幼儿置于故事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蒲公英迷路时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进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

  同时我也发现了几个问题,有待下次改进:

  1、当问到“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时,我直接把一些有关天安门的知识告诉了幼儿,却一直没有给幼儿说的机会,其实,班上的赵淇凯去过北京,对天安门有一定的认识,可他的说话机会被我忽视了,失去了很好的让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

  2、《纲要》指出:语言活动要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同时要将情感渗透在活动之中。在最后一个环节时,让幼儿说一说祖国的美丽景色,我觉得我没有调动她们的气氛,孩子们发现时,虽然很积极,可是还是没有把孩子们对祖国感到自豪的感情发挥的很好,我觉得我应该让孩子们在课前就对我们祖国去有所了解,这样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对她们的情感教育会更有效。

  大班的语言课,不但要发展她们的语言能力,更要让他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知识点。一些语言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前就有一些了解,作为经验积累,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和孩子才能一起学的更淋漓尽致,更有兴趣。

相关专题 《月亮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