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11篇)

家境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11篇)

以下是小编@家境@为大家准备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这2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

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论文

合作是我国人民传统的美德,而“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创造的一种新摸式。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非常的适时和必要。反思当前的体育教学状况,就不难发现,课堂中学生就是缺少合作学习的意识与必要的能力,这跟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点拨缺乏有关。目前大多数合作学习往往是流于形式,生生、师生之间虽有合作学习之机会,但其实效并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全体体育教师急需探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我就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谈几点想法。

1、提供平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要使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让他们在这平台上展示自我,显示风采。

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小组伙伴之间通过相互交往、交流,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学习,以小组成绩来衡量评判,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集体活动。而教师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情景,最关键的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课堂氛围之中,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展现在学生面前。想方设法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欢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品尝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2、抓住特征,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

中学生有独特的性格特征是,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去选择最佳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时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年级的体育基础,选择运用方法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技术技能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安排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只要课中教师安排适当,学生就容易产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3、建立常规,构建合作学习的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把这些规章制度深入到人心,这一点对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会带来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譬如,优秀学生的主角地位,差生的配角和依懒性等。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保证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立合作学习的常规。应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进行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各小组产生组长,同时,应让学生明白:一个组是一个单位,也是一个核心,各组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建立常规,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日后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合理安排,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各组之间要进行共同探讨,互相交流,互帮互学,促进提高。既充满温情与友爱,又充满激烈的竞争。学生之间一旦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适应社会能力目标得以逐一实现。但目前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欠佳,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辅导和培养。

4.1 培养学生学会听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精华,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更正自己的行为。不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往往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在中途打断他人的话题,这一点教师在课上要加以调控。教师向学生讲清楚,当别人发言时,一是要学会认真地听,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插嘴。倾听同学表述后你如有什么不同意见想表达时,应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进行讲评,然后教师加以归纳,作些总结性点评。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识到倾听的益处。

4.2 培养学生学会说

培养学生学会说,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必要途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合作起来容易与他人沟通,通常表达起来头头是道,把问题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则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且不敢说,长此下去,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状况,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运用提示和预约的方法,鼓励部分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发言。譬如:“今天我们做一个‘赛龙船’的游戏,老师希望***,**等同学能先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同学们说好不好?”接着,用掌声欢迎***等同学发言,等他们讲完后,老师又用激励的语言加以表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们)。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明白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强自己要说的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都敢于说话后,教师应抓住时机,激发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效果清楚的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老师与同学表达学习与锻炼的心得体会,或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及疑难问题提出看法,在反馈时让他们带头先说,再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让大家知道,讲话时应声音宏亮,讲解清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说话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让学时学会争辩。其实它是一种讨论的据理之争。合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必须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做前滚翻动作时的“团身”练习,要求团身紧是为了便于滚动与滚翻,要求学生用自己正确的示范和说理的方法在争辩中明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合作学习真正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效。从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

5、把握时机,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好时机,是学生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怎样去组织好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5.1 当活动中有诸多方法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例如:在民间体育跳短绳中,其花样较多。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充分动一番脑筋。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各小组的花样跳绳比赛。看一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跳得花样最多!”这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先让大家商量讨论跳绳的方法和花样,并在各小组之间加以巡回辅导,然后,利用规定的时间,各组展示花样跳绳比赛。最后在老师的参与下临时请几位学生加以分析评判。这种以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更能有效地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5.2 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完成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日常课中,往往碰到学生对老师安排的课题因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问题而不能完成。即学生在独立探究中会出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教师的正确示范下,通过仔细观察动作全过程,能相互启发,掌握方法要领,提高运动技能。譬如:一脚踏在30CM宽的起跳区起跳。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三种:一是离起跳去较远,而是超越起跳区,三是踩线。在分组练习时,一部分学生做练习,另一部分学生在仔细观察同伴的起跳动作,及时提示练习者调整起跳距离,通过几堂课的练习,学生基本上在规定的起跳区域内完成起跳动作。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

5.3 当全班学生完成动作困难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是常规教材。但是,“齐步--走!”,“跑步--走!”的动作往往不整齐。于是,可以借鉴合作学习的方法,先全班学生集体练习呼合,接着了解动作要领,然后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既当动作的指挥者,又当动作的执行者。即轮流当小老师,经过多次练习后,再进行全班操练,其效果相当好。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动作整齐划一。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6.感受

6.1 课前的认真准备,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即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编写好教案,包括室内的体育理论课(有的课题内容应先让学生知道一定的理论知识),场地器材的设计与准备等都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

6.2 加强指导,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要加强课内巡回辅导,并及时加以点拨,让学生有思维、思考、想象、构思的空间,同时应适时调控,力争通过自主或互帮互助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是提高合作学习的关键。

6.3 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归宿。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总体成绩评价的。通过小组自评,组际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对老师每次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十分在乎的。其中对于老师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他们听到后心里总是乐滋滋的。这就为他们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他们合作学习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使合作学习新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实效。这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美好归宿。

6.4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我感受最深的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风和班风的提高。

篇2: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摒弃传统教法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积极探索新型教法,更好地实践新课程。但是,近些年来,冷静观察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在热热闹闹的课改表象下,有一股浊流在滋生、涌动,致使课程标准的实施或流于形式,或走向极端,并使一些体育教学走向岔道、步入误区。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上常看到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好象没有小组学习讨论似乎就没了课改。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无谓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避免形式主义和表演化,是广大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合作是指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具有共同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体育的学科特点,注定其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其他学科主要通过思想交流及语言上的沟通,最后达到某种共识;体育学习中的合作,更多的是强调肢体上的合作来达到某种目标,或者是通过对项目的合作练习,得到某些有规律的总结。合作学习根据不同范畴的特点定义也有所差异,在体育教学方面,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新课标不仅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是体育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学习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不等于单纯的小组讨论,也不等于简单的互助式学习,教师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除了合作前的分组对合作的评价外,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的适时引导。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利用器材做各种创编活动,搭造型、拼图型等教学时,除让学生积极构思和发挥想象外,教师应根据备课时想到的、适合儿童特点的而学生还没有发现的各种造型或图形进行启发引导,最终达到使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时要注意介入的时机,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的“点拨”是合作学习的“养分”,没有“养分”,合作学习将失去意义。

教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根据具体情况集中解决或个别进行辅导。比如在“抢运伤员”的合作接力游戏中,有的组为了追求速度,到达终点时不是将“伤员”轻放在地上,有的“伤员”甚至被摔在地上成了真“伤员”。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应符合“最近发展区”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有时候直接教给学生技能或信息,比学生自己去发现更为有效。例如,对于刚刚接触篮球的同学,学习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和运球时,需要大量的单独练习的.时间,这时候就不适合运用双人或多人的合作练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契机。 比如,在学习篮球的传接球练习之前,双人合作用胸部、背部等部位顶住球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具体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进行应来源于学生知识、体能、技能的“最近发展区”,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和成功的可能性。例如,在低年级阶段设置合作学习的主题和情境,内容要简单、具体和生动。

三、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合作学习时间以多少为宜,没有明显的界定,要根据学生特点、组织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一般涉及内容比较直观、具体而简单的可以直接进行合作学习。如篮球双人传接球、排球垫球或传球等,教师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可以直接进行双人或多人合作学习。涉及的内容如果要通过练习来获得新知,就要延长合作学习的时间,如通过传接球练习让学生总结出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起码要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体验和思考的时间,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决。如果涉及的内容或变化形式比较复杂,在课堂上难以解决的,可提出要求,待下次课再解决,或者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考核评价的方式来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和掌握了兔子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编排不同形式变化的集体兔子舞的组合练习,如果没有利用多媒体方式或课前的提示,学生就很难在课堂上很快完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下次课或以后的考核评价中再展示,让学生有足够的合作学习的时空。

四、合作学习的人数,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

合作学习不只局限在两人之间,也可以是较多的人群组合,3~5人、7~8人均可,甚至整个班级也可,但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和分工,防止责任分散和“免费搭车”的现象。例如,在多人多足的游戏中,通过让学生进行二人和多人的合作运动,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最后能完成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而且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人数较多的合作学习中,协同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三人以上的人数优势,因此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了,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特别是创新意识可以在小组“头脑风暴”中得到启发。

五、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多给予激励

合作学习需要有一个目标评价体系做保障,否则,合作学习就会迷失方向,学生对合作的吸引力就会减退,使小组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小组展示进行比较分析,使大家共同分享合作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多给予表扬鼓励。比如在“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有的小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取得了胜利,自然要受到教师的表扬。然而在比赛中,有的小组的学生在碰倒障碍后又返回来将障碍摆好,有的小组的学生还主动跑去帮别的组放置碰倒的障碍,结果落在了后面。对于这种严肃认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的优良作风与品德,也应当给予大力表彰。对于在小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可从正面提出希望和要求,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另外,教师的评价要力求明确、具体,使学生听后心明眼亮,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和不应当怎么做,这样的评价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目标。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是任何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运用合作学习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在时间安排与评价上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的,但也必须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自的分工,避免“少数干,多数看”的现象发生等等。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加强对合作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并能够在实践中大胆应用,必将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篇3: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构成,利用师生、同组成员、同班同学等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最终达成教师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查阅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概念表述还不统一,只能初步将它概括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同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小组合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长学习的兴趣时间。对学生而言,这种组织形式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2. 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学生致力于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个人相互关心,人人参与,大家各尽其能,奇思妙想,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多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积极思考,想团体之所需,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3. 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良好的师生情、生生情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剂良药,对课堂教学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期待,学生就会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和谐的课堂气氛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情绪,在良好情绪的带动下,每个同学都能学会倾听,感受自身从未知到已知的那种成就感。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给每个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慢慢地班级学习气氛就会被培养起来,为教学做好良性铺垫。

我校是一所初中寄宿制学校,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课改,我通过对拥有独特并且优秀办学思路学校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多所学校先进做法的`学习,将优秀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了体育教学实践,现总结一些感受如下 :

1. 用于小组合作教学的内容选择要合理

首先,选择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最起码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通过讨论、实践验证才能找到合理答案。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要有明显的层次。每个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小组提交答案时,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接力教学中,各组各棒人员顺序的安排,由各组自行决定谁最合适在哪一棒完成接力。在小组讨论之前,向学生对各棒安排的提出建议,要求他们讨论,分析,实践后作出决定。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找到适合本组的最佳的方法。

2. 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小组都有活力,并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学情和他们的优点、特长就盲目分组,也会给小组教学带来不好影响。鼓励学生在弱势项目中通过小组合作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在优势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使其长处得到很好展示。使学生养成通过设疑,互相商讨、实践获得答案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小组分组要科学合理。

在分组时要在考虑到课堂内容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男女生人数等情况,即要给学生选择分组的空间,也不能全放。例如体操技巧课,分组最好是先将男女生分开,然后再分小组;篮球课可以发挥男同学和优生的优势,让男同学发挥特长,分成不同程度的小组,在教学内容固定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决定适合本小组学习的阶段内容 ;田径项目投掷课,在分组时要首先考虑到安全这个重要因素,然后考虑如何让各小组实力尽量均等,如果分配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4.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每单元结束前,可以开展各小组的自我评价,并由小组长将评价结果交到教师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经验和教训,在后续的课程中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具体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教学的几点感受,总体而言在对我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正常现象,需要我们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踏踏实实进行实践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4: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论文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体育后进生自信论文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育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顽强进取的精神,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后进生、自信

一、问题的提出

高埗镇西联小学是由六个村办小学合并而成,并前六所小学只有两所学校配有专职体育教师,合并后学生间在心理、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在技术、技能的学习上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得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与兴趣欲,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加勤奋。反之,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学习常常失败,导致消极、恐惧,进而引起退缩、羞愧等情绪体验,导致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越来越小。因此解决体育后进生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是我校体育教师共同任务。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后进生自信的优势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集思广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局面,而且可以使同学间的友爱得以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合作学习能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而且同学们之间讲心里话,活动中能畅所欲言,心理相容,思想共鸣。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他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性练习、艰苦的身体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

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合作学习的根本就是将智慧最大化、集体智慧的效应就是把更多的理解、观点及方法推广到练习中去,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争辩,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思维和智慧就会在学生全神贯注的练习中得到碰撞,其结果就是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变化学习内容,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求异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3、合作学习能加强人际关系交流,实现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是伙伴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必须向每一个学生布置任务,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形成学生之间的角色互依。学生必须认识到某种程度上他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如果自己做不好,会影响其他同学。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组长检查整个动作,其他成员分别检查准备姿势、蹬地、团身等动作要领、并鼓励全组同学进行练习和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有自己的价值并展开监督。正是这些优势所在,不管从锻炼身体的角度、情感交流、社会的意识等多角度来看,都极大丰富了体育教学。

4、合作学习能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它集结了众人的智慧、经验,因此学习效果成功的比率较高,即使有失败,大家也会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如:一位四年级同学胆子小,从来就不肯参加跳高活动。有一次,这位同学在好朋友的鼓励下,降低高度后鼓足勇气跳了过去,“成功啦!成功啦!”这位同学高兴地跳了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跳跃项目学习中恐惧心理大为减少,起跳、腾空的动作也敢做了。

三、合作学习教学中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

1、加强师生互动,做到情感交融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的。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启开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体育后进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往往因为学习差而羞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久而久之,关系越来越远,情感越来越淡薄,学习越来越困难。老师应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活动之中,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游戏、竞赛等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将自己视为教学的服务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2、友爱交往予以动力

自信心缺乏与不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为自己无力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苦恼,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活动性强的特点,让信心不足与缺乏信心的学生组成交朋友小组,指导他们掌握交往技巧。与此同时,再在班中选择一部分组织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主动与他们交往,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可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同学间的友爱得以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3、把握“均衡度”,实行全员激励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在安排合作小组时,应让各方面保持“均衡度”,使小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性。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成功扮演小组中的各个“角色”。这不仅满足小学生好表现的欲望,而且还能在表现中帮助其逐渐克服和矫正因缺乏信心而带来的自卑和胆怯心理。如:让他们轮流示范、带操、做小组长等。在集体比赛中,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会导致小组的失利、充分体现了小组中个人的价值,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竞赛中互相切磋,使他们体验到归属这个集体,被同学所接受的幸福感。

4、相互评价予以权力

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逐步认识与理解动作要领的,并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完整的动作。教师可以在示范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学生轮流担任动作“评论员”,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特别关注和鼓励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使其通过对其他同学动作的评头论足,得到自我教育,增强学好动作的自信心。

5、把握“进展度”,实行评价激励

在合作小组中,不能只注重小组的目标,而是要求学生“人人进步”。既注意培养体育尖子,更要重视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如果小组为了追求比赛的胜利而把体育后进生放到一边,那么合作小组就失去意义。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不断努力,肯定会有所突破。当体育后进生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时,教师和小组成员都应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如“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词语激励后进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些做法会让他们感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通过体验成功,激发自信

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时,就会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并将此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对后进生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激发学习动机。如摸高时,把悬挂物用斜线拉起,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摘到“成功之果”;跳山羊时,把高低不同的山羊分组放置,使每个学生能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地“腾飞”。使其感受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有才能、有自己特殊的天赋。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结论与建议

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如果教师能搭配合理、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使合作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相容性。而心理相容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参与体育锻炼中提供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在心理相容的气氛中,人际关系融洽,合作成员心情舒畅、消除顾虑、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和平共处、共同进步,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在处理优差生之间的关系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为了使小组取得好成绩,他们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因此,他们就会和睦相处、相互鼓励,为争取好成绩而共同努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同时,教师注意赏识教育的运用,用师爱和师能去换取学生的亲近和信任,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和他们建立情感。引导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其自信,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激情。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激励的言语、手势、眼神、拍肩等赞扬。对体育后进生树立自信起到事到功倍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条特殊途径,我们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构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9月。

2、沈伯娟:《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分析与教学策略》,中国学校体育,6月。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严志平:论心理策略对“弱势群体自信心的培养,体育教学,3月

篇5: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去完成教学的任务,最终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学习形式,力求分组的时候,在成绩、能力、背景、性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互补和合作。合作学习,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是对于初中生这群活泼、好奇、爱新鲜的群体,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降低学习的难度,树立学习信心

合作学习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以往的个人学习,是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独自面对困难,独自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样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过去独自学习的方式中,很多学生面对着一些难题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时间久了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合作学习,是将任务进行分解,分工合作,这样很有效地降低了个人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布置实验题“观察叶的下表皮”,这个实验的步骤比较多,不仅要进行组装和调试显微镜,还要制作下表皮装片的,同时要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看等,最后还要整理仪器。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独自完成这个实验具有很大困难。如果通过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去完成,将会大大降低实验的难度。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要在残酷竞争中取胜,就要学会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合作学习,就为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师安排两个学生一起做“观察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两位学生可以分工完成,一位学生负责收集唾液,一位学生负责准备试管。这样在执行各自的分工职责时候,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协助。再如,学生分组去完成“显微镜观察茎的结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在批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营造浓厚的讨论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涉小组的工作任务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要以小组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合作的意识。但是,在现在生物课堂上,依然出现教师直接干涉小组学习的现象,尤其是在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例如,小组在做“用显微镜管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总是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就直接帮他们去制作。这种直接干扰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之间思考与讨论的权利。

(二)课堂纪律过于松散

合作学习,难免会有比较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尤其是比较有趣的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出发点是为了发挥他们合作学习,但是教师由于对课堂纪律缺乏严格管理,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始变质,出现学生大吵大闹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与组员因为讨论问题开始吵架,课堂的纪律逐渐变差。

四、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互助合作小组”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互助合作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去划分,以最佳的组合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组合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性格、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每个合作小组的力量保持均衡。

(二)制定合作任务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例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接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合作任务。教师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难度太小,让学生感觉到没有挑战性;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感到没有信心去完成。

(三)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合作学习的课堂,会比较多讨论的声音。但是毕竟是正常教学,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必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不能在借讨论的机会说闲话,也不能趁机玩闹。教师,在不直接干涉学生任务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制止,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四)引导学生分享合作的成果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将学习之后的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合作成果的分享,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堂的交流机会,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各小组在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可以让每个同学上讲台分享下刚刚在合作实验中的感想。这样分享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总结,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在现在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应该克服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互助合作小组,制定合作任务,加强课堂的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合作的成果等。

篇6: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销策划》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销策划》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本文为了以提高《营销策划》教学质量为目的,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销策划》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相互解决方案的阐述。

关键词:营销策划;合作;教学方式

做好营销的前提是做好策划,所以,《营销策划》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怎么从理论到实践去掌握《营销策划》的相关知识,需要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且比较适合《营销策划》课程的学习方法。

一、学生存在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错误认识

1、错误的参与意识

⑴事不关己,依赖性强一旦组织小组学习,就会选出组长,组员就会认为小组成绩是好是坏,主要认为都是组长的,学习中遇到困难,都应该由组长去解决,组长还要包揽那么没明确到个人的工作,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⑵学习态度不积极在《营销策划》教学中,学生前期的学习任务,多是以讨论和互动为主的,九零后的学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到了好后期,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时,学生都表现的畏首畏尾,没有积极性,都希望组长和学习特优的组员能多分担一点。

⑶有抵触心理,不合群的表现《营销策划》教学中,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总会有个别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有的学生是一向是独来独往惯了,做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有的是性格孤僻,平时就没有什么朋友,这类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和帮助;还有质疑小组学习必要性的,认为在日后实际中没用。

2、实际执行中有误

⑴错误的学习分配方式在学习任务分配时,最主要的就是细致化分配,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公平”是学生在任务分配是一再强调的,可最后随意不愿意接受任务量重的和难度大的任务,就算将任务以模块形式划分出去,最后执行却不理想,只有个别学生努力,完全失去了小组学习的意义,还有一些难以分配的任务,组长只能表态,大家一起完成,结果这个任务就是完不成的那个。

⑵合作意识缺乏在小组成员着手完成任务时,却出现有些学生怕拖后腿,选择自己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这是目标上出现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最导致不能集合小组全面力量,能力差的学生更没有了信心,任务重的学生得不到分担,结果小组溃不成军。

⑶缺乏组内的沟通与协调小组合作学习是将课题任务以模块形式分配给每一位组员,是分散的个体,也是完整的一个整体,组内成员需要进行沟通,把掌握的资源实现共享,才能完成理想的效果,反之如果缺陷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也许因为个人能力超强,那也仅限于个人任务完成的好而已,整个任务依然会存在漏洞。这里要举一个相关的例子,曾经有个学习小组被誉为“学霸天团”,从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看,属得上很优异,但从整体任务完成情况看,存在漏洞和冲突依然不少,致使学习任务无法完成。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销策划》中作用的方法

1、怎样确保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正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做好课程开展的策略。此处举例说明:一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一定要先做好通知,让学生做好了解工作,并布置相关作业;二是采用口头汇报的方式抽查作业;三是进行课堂讲解。这是一个促进学生找到与小组学习方法的契合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理解误区。

2、将一些任务进行简单的演练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程的前期,教师布置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组织一次到两次即可,任务分配先是随机,再是自愿。自愿选择任务是因为,根据随机分配任务的完成了解学习情况,找到学生擅长的一块,识别有些学生是否需要帮助,经过这个过程教师就会了解后续工作是否要改动,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学习效果。

3、树立学习标杆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挑选出小组学习意识较高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组长,然后对组长进行怎么履行职责的培训。

4、小组学习形式多元化

根据每次即将讲述的《营销策划》课程特点,进行课堂或学习形式的定位,如课堂内、外交叉学习,应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理念,促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同时,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5、教师做好学习督促工作

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放下权威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做到全程跟踪、指导和督促,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难题等。

三、总结

教学方法的优劣在于巧妙的设计和是否有与之适合的教学课程,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要有好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只有教师放下权威,融入学生群体当中,结合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如何会不好。

参考文献:

[1]窦均林、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在营销策划实训课中的运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1:84—85

[2]李晓纯、合作学习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105—108

[3]原惠群、互动合作学习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00—102

篇7: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将合作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小学生只有通过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才能获得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并进一步进行交流、解释和记忆。同时,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语文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主思维的一门学科,是学习其他各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小学教育界时刻关注的问题。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基于此引入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模式

将合作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参与、点拨、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和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实现合作小组的各个成员共同发展目标的学习。学生和教师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一)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构成了合作学习的空间。小组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率高低。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本,强调生活课程的自主体验,根据课程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划分学习小组,设计教学过程。常用的分组主要有自由组合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小组,以及固定式小组等,小组成员人数以3-6人最为适宜。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力倾向、性格等相结合,合理选择分组方法。

(二)学习。

语文是有生命的`,其气息贯穿于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之中。与此相对应,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百川汇聚。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的确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首先,确定合作学习的论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契机,针对教材或相关资料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入合作学习的内容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初步合作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对其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及时纠正,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和分类,最终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体悟为基础,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其次,让学生进行自由、广泛的交流,参与各种活动,落实合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教材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应该随时掌握交流的范围和进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予以必要的指导,既要保证每个学生交流的活跃程度,又要对学生交流的内容和时间加以适当控制,不能让学生浪费时间,随意乱侃,甚至脱离学习的主题。此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如不定时组织学生辩论、演讲,参与语文知识小游戏,编辑设计黑板报等。

二、合理地运用合作技能

小组学习也需要有一定的合作程序,否则效果并不好。我们可以分五步进行。

提出目标(问题):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完成哪些任务。

个体自学:学生自学有关内容,对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的内心需要,并为参与讨论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这是小组学习的中心环节,内容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直至找到问题的满意答案;二是围绕问题结论的运用进行尝试性练习。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中,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参与讨论,并懂得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讨论开始,组长把发言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每个同学的实际水平、特长等合理分配。在讨论过程中,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先懂的帮助后懂的,互教互学,尤其是为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内参与机会。通过讨论,开拓了思路,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

组际交流: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作汇报,或由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交流内容包括讨论的结果或小组学习的体会等。通过组际交流,进一步拓展了思路,纠正了带有共性的错误,并将小组的认识转化为全班的共识。组际交流后,为把学习引向深入,有时教师可有意地挑起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的争辩,组织思维撞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课堂气氛。

集体评价:当各小组的学习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标准评定成绩,当众揭晓,以使小组之间互相比较,开展竞赛;另一种是口头评价,表扬好的,推动中间的,鞭策差的

三、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大量接触书面语言的初期,在语文课堂上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理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应立足于文本知识。

合作的重要依据是文本。好的文本体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凭借。因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应该以文本知识为中心,拓展资源也应该围绕文本知识而进行。

(二)合作分组学习应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而进行布置和设计。

班级人数较少时,分组比较容易,管理相对简单,每个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控制。如果人数过多,则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实行,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减少,也容易给一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造成可乘之机,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教师指导起来也比较困难。

(三)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要掌握教授的文本知识之外,还要深刻领悟合作学习的本质和要求,如对合作内容的准确定位、合作学习教案的合理设计等,同时要具备控制合作学习全局的综合能力,确保合作理念按照正确的轨迹实行。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研各种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如: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如何分组、组员如何分工,合作内容的设计,时间的调控),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大班额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问题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来研究和摸索。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要掌握教授的文本知识之外,还要深刻领悟合作学习的本质和要求,如对合作内容的准确定位、合作学习教案的合理设计等,同时要具备控制合作学习全局的综合能力,确保合作理念按照正确的轨迹实行。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研各种活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文汇出版社3月)

【2】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张锦贞.略论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与教学要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3)

篇8:合作学习模论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模论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中学 杨长安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把合作学习作为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优质教育。因此,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使用与总结,以便于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合作学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孔子的《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在《论语》中也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有关合作学习思想的论述。合作学习理论于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尝试使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本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地学习模式,是个体学习模式的升华,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主要形式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获得灵感、支持和帮助,获取更多成功的保证;对于整体来说,是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创新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合作学习应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并广泛使用。

二、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1.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一种典型合作学习形式,它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例如,广播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搭配队,相互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甚好。

2.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最熟悉的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额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下面把常用的分组模式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

①稳定分组

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2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例如,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男女生体质差别较大可以采用男女分组进行教学,这种分组的特点是分组后学生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

②阶段分组

阶段性的分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这种分组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

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近相同。例如在游泳教学单元中,把会游者和初学者分为两个小组,教师用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上课,能使会游者水平提得更高用时却短,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教初学者,使初学者的能力提高更快。

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例如在球类数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缩小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

③灵活分组

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或一次练习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

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博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短时间内出现,一般有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两种。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

三、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

1.从当前中小学课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不够:讨论的有效性不高;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多,学生收获不大。

2.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成员分工,他们各自承担什么样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怎样汇报学习成果等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不能只重形式,要加强方法的研究,搞好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新授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针对性选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人数安排,小组的结构,合作的方式,场地设施的要求,环境条件,课堂纪律的保障,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评估,安全事项等。只有选择科学的合作模式,考虑周全,安排妥当,才能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更高的优势。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人们一定会发现小组活动中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如有的人总是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有的同学却总是失去机会或默默地坐着,甚至对老师的引导帮助也不予理睬。对于种种不平衡的现象,我们都要作为具体研究分析,想出解决的办法,如轮流当组长,变换扮演角色,并对合作的任务提出每个人参与的具体明确的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的机会等。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篇9: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与思考论文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与思考论文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它要求教师打破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有助于扩大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有更多的表现、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氛围中主动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的分类、使用及注意问题和建议。

首先,谈一下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两个好朋友搭配是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合作学习形式,好朋友关系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因此这种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最后共同展示学习成果。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第一,稳定分组。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的小组区别对待。第二,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尽相同。2、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是爱好相同技能却不尽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3、按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第三,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

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分组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2。按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的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 其次,谈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

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的一些普遍性问题:1。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未能把教材与其它课程资源结合起来;2。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不够;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4。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加强方法的研究。

教师应根据教材针对性地选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小组的结构,合作的方式,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评估等。教师只有选择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周全,才能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更高的优势。

二、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比如如何确定小组长、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等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三、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必须体现达成课程目标的功能。

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目标上。通过合作学习,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下列素质的培养: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开展活动;独立思考,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勇于克服困难;助人为乐,甘于奉献。

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我们一定会发现小组活动中有种种不平衡的现象,如有的人总是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有的同学却总是失去机会。对于种种不平衡的现象,我们都要具体研究分析,想出解决办法,如轮流当组长等,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总而言之,合作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成功和创新意识,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篇10: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论文

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论文

摘要: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但是也有其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体育对学生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讲述了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媒体和快乐教学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多媒体;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03-0174-01

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同时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我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1.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2.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首先,在微笑中,增进师生的情感。教师用微笑增强自己的信心,用微笑显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气,用微笑调节师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用微笑协调师生关系,用微笑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用微笑让学生愿意与之亲近。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要保持微笑,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期望。特别是上课初始与学生见面打招呼的r候一定要保持微笑,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印象,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尽量少用责备的口气,当学生有良好表现时,用一个肯定的眼神,拍一下肩膀、点头认可等进行无言的交流,师生间传递的是对彼此的好感和信任。其次,情境创设的明确性。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前谈话、情境创设都是如此。有些时候,由于练习工作的重复,学生难免会认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涉及教学内容,让学生准备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练能力,给学生亲切、新鲜的感受,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如在教学跳绳时,学生会主动地邀请教师参与,还会教你和请教你各种跳的方法。参与其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笨拙的跳法和不协调的步法会带来很多幽默时刻,既融洽学练氛围,带来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

3.1游戏法:引导学生实现各项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有利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3.2“变一变”法:运用兴趣教学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教学效果。

3.3采用“玩”法队形教学:接近学生“玩”的队形,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过多的集合、站队会降低学生的兴奋感。因此,在需要集体讲解示范时,不一定每次都要求集合站队或严格的队形,相反,可以让学生像平时“玩”一样很自然地围拢在老师的周围,安静地听老师做必要的讲解、示范和安排。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集合站队单调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奋性得到调节,注意力以集中,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集合而浪费时间。

4.关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4.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意义。要想让体育教学改革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首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文化课成绩来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方式,深入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教学,从提升学生积极性、能动性的角度来组织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在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从而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4.2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任课教师是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体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贯彻和落实,所以要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首先,学校要定期的为任课教师组织培训,让体育任课教师及时接触和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技术,以促进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其次,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的组成结构,师资队伍的组成结构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氛围和体育教学环境,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工作,在保持原有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吸收新鲜血液,进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相关专题 体育合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