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唐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听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听》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将诗歌的主题内化成学生的个人品质。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妈妈是我们每个同学最亲近的人,妈妈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细腻、柔和,她无处不在。曾有人这样来赞颂(PPT显示)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妈妈的爱是平常的话。

  那么作者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话呢?这句话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用目光倾听》。(教师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2、检查学生读的情况,教师予以指导。

  3、教师出示朗读课件,让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4、指名读。(教师评价或者学生集体评价。)

  三、精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

  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教学第一节。)

  PPT: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

  抓重点词语:最平常。

  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望着对方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的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做些批注,写下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

  (1)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探究: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

  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叫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由此可见,人与人交流时,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老师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当中一定会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与人交往的。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目光去倾听!

  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

  (学生齐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真的有这么打的魅力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都有谁与你有过目光的交流?感觉如何?(抓住“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谈一个事例,读一次“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虽然他们此时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们是关心你的、爱护你的、心疼你的、鼓励你的,这种感觉让你如沐春风,心里甜滋滋的,仿佛从你的心底开出了一朵朵“爱”的小花朵,无声的语言更能打动人们的心!

  (再读: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作用可真大啊!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作者始终记着妈妈的话,所以“我”的窗子始终 ————明亮灿烂(学生齐读,读出感觉)。

  师:我的眼睛是纯净的,我的目光是真诚的。我能用真诚的目光去打动别人,多亏了妈妈时刻教育我的那一句话语,大家齐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师:这句话伴随着作者长大,它教会了作者许多许多————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生活、尊重别人、真诚待人……

  是啊!妈妈的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它真诚的目光至今照耀着我、引导着我在人生的征途上如何真诚待人(齐读最后一节,读出对妈妈的感激。)

  师:那么谁能说说“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倾听”,意思是仔细听。“用目光倾听”就是在与别人交流,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望着对方。因为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只有“用目光倾听”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诚意。因为“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让我们共同聆听妈妈的教诲,用真诚的目光去交流心灵,让人与人在目光里更亲近,让情与情在目光里更加的地久天长。(配乐,全班齐读)

  四、拓展延伸

  1、以组为单位或分男、女组,举行感情朗读现场pk赛,能够背诵的同学力求背诵,

  2、写一写。

  将所学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诗歌结构写一写。

  五、作业设计

  1、将自己所学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诗歌结构写一写,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

  2、搜集现代诗歌朗读,举办诗歌朗诵会。

  附: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交流 需要 真诚

《听》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3、情意目标: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品味如何“用目光倾听”的相关语言,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一、围绕话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专注目光都能够体现你对人的的真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目光倾听》板书课题:用目光倾听1、指读课题

  师:学贵有疑。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老师提炼。)板书:为什么?怎么样?

  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够帮助你们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夯实基础,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师:请你们自由地将课文读一遍,练习尽力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生自由的读课文。

  师:读课文的时候,你一定遇到了这样一些词语,谁来读呢?

  CAI:伴随真诚倾听千言万语温暖灿烂

  1、指名能力弱一点的同学读。师:“倾”为后鼻韵母

  2、全班齐读。

  师:相信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不仅可以能够做到字音准,而且也能够做到语句通顺。

  1、指名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读课文1~4节。

  2、小组朗读。

  师: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和读叙事的文章一样,也要读出节奏。

  3、老师范读。

  4、全班齐读课文。

  师:词语读准了,课文读通了,跟同座交流一下: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师:其实,课题就简明扼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目光倾听他人说话,传达出你对人的真诚。再读课题。

  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你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轻声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简单记下感受,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三、学习诗歌第一小节,理解妈妈最平常的一句话。

  师:文中妈妈用最平常的一句话回答了我们“怎么样”用目光倾听,这一句话是————

  CAI: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问:如何理解“最平常”?

  2、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师:妈妈的关爱就在这最平常的一句话中,我们应该怎么用读呢?指名1—2名学生读。

  师:在我幼年时时,我和阿姨说话,妈妈说。

  在我童年时,我与伙伴交谈,妈妈说。

  在我少年时,我和老师谈心,妈妈说。

  ……

  一直到成人后,我和他人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说:。

  师:妈妈的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这一路走来,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CAI: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师:此时,我们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更合适呢?

  3、引导学生再读第一小节。

  CAI: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四、学习诗歌第二、三两小节,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真诚。

  师:作者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就是从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开始的。

  问,当作者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样做的呢?

  CAI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1、学生读。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2、鼓励学生读出作者待人的真诚。问:可以换成“听”吗?为什么?

  3、再读这个句子。

  师:是啊,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师真诚。(板书:真诚)

  CAI: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师真诚。

  4、生读句子。问,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5、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师:听别人说话用耳朵“倾听”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用目光倾听?请你们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把你的新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7、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老师巡视。

  8、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集中反馈。

  CAI: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9、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与“我的‘窗子’……”

  师:你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这比喻句突出强调了(从眼睛这个窗子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人的心灵。)问:作者的心灵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再来读第一句话,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纯洁透亮的心灵。齐读.

  师: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在听别人讲话时,目光中会蕴含着多少语言啊!和他交流伤心的事情,他的目光会让你感到;请你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CAI: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在你失落的时候,和他交流,他的目光会让你感觉到;也请你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和他说你心里有秘密的时候,他的目光,你会感觉到;将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师:作者用真诚地目光传送关怀、鼓励、信任,这些能让说话人心中感受到像春天般的温暖。(板书:温暖)

  问:你曾经做过这样的倾听者吗?或者是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倾听者吗?

  10,谈一个事例,读一次“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当作者按妈妈说的去做,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真诚的目光让别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如今你们也懂得了——(读)

  CAI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妈妈用真诚的目光教会了我一句最平常的话——来,我们来回顾妈妈的话,女生读第一段。

  CAI: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作者按照妈妈的教导这样做——(男生来读2、3段)

  CAI: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今天,我们也学会用目光倾听,用目光传达真诚,齐读:

  CAI: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那么谁能再来说说“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CAI:用目光倾听

  师:看来,妈妈用的一句话不仅教会作者,而且还教会了我们。

  CAI: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

  此时,你再读这一句话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师:回顾一下:第一小节与第四小节各写了什么?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关系——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下来,尝试着永远铭记在心。

  10、师生合作背诵

  师:我们回头看一下,这两个问题你们懂了吗?我们一路是怎么学过来的?(小结学习方法)肯定这些方法对我们自学、课外阅读,形成自学能力大有益处。

  五、拓展延伸,引向课外。

  师: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母爱的真谛。

  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的一句话,一件眼神……把它写成一篇日记。

  六、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怎么样?

  真诚温暖为什么?

  教学反思:

  《用目光倾听》是鄂教版五年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课,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诗文,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给予人真诚。

  初次试讲的时候自认为这一首诗歌简短有简单,于是就随意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因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但是最后问学生:你知道“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吗?”整个教室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见。

  课后,肖老师问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回答出来?”我无语。接着,肖老师告诉我,这一篇课文看起来很短很简单,其实在这简单的文字背后却蕴藏许多丰富的内容。他建议我将这一篇文章当做一篇精读课文,好好酝酿如何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领悟、感受字里行间所表露的真诚。不要太过随意。

  经过肖老师多次的“打磨”后,我明白了“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真正含义。

  1、斟酌肖老师修改的教案,让自己先走进文本,让教案走进我的心里。老师在课堂上不可以“随性而为”。

  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表面是写作者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别人,体现他对人的真诚,而实际上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3、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时候,肖老师特意强调作者的意图老师只能够通过教学让学生意会而不是教化。因此,在读完课题以后,我引导针对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用目光倾听?和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这两个问题。再通过学习妈妈最平常的一句话,在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妈妈真诚的关爱让作者受益匪浅,并心存感激。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真诚”的倾听让别人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让倾诉的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呀!

  虽然工作了很多年,也很喜欢语文这样一门学科。但是真正的进行这样大型的授课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自己平时不是很精于“修行”,出现很多的不和谐的音符。

  1、感受完作者给人的真诚胜似春天般的温暖的时候,预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做这样的倾听者或者是你遇到过这样的倾听者吗?”目的是想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但是,却将这环节遗漏。

  2、“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这是诗歌中的一个比喻句。老师啰嗦的语言占据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或许更能够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眼睛与心灵是相通的。

  3、感谢肖老师不辞辛劳的一次一次的修改教案,在每一次领悟肖老师的教案精髓的时候,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业精于勤”。多次在内心里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要如此的修行自己。

《听》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悦耳、耐心、沉默”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感悟真情,了解苏珊对我的关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唯一的听众》里,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使得我琴技大增。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二、理解课文

  请打开课本,也让我们透过文字去用心灵倾听作者的声音。

  自由读,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1、出示主要问题:“我”与苏珊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彼此的话语。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两句话,说说“我”与苏珊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彼此的话语。

  出示:我对她讲了这些年来我的情况,并告诉她,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2、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苏珊为儿时的我做的“一切”指:告诉我被锤子砸伤的手指不再疼痛的方法;告诉我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样拼写;为什么整天唱歌的金丝雀会一动也不动……

  3、这些帮助对我有什么用?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

  4、我的电话让苏珊感受到做母亲的幸福从哪里看出来?

  ①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抓住“沉默了一会儿”理解苏珊的幽默回答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我带给她的童真,让她享受到了作为母亲的幸福。有感情朗读)

  ②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

  四、作业: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或搜集与“倾听“有关的故事读一读,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听》教学设计 篇4

  山谷回声真好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初步感受声音的强弱

  ②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并唱出歌曲的强弱。

  能力目标:

  ①能区别生活中声音的强弱;

  ②形成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③培养初步改编歌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①培养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②培养热爱自然,用歌声赞美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音乐(课件播放《郊游》歌曲)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动物朋友,你们能模仿出他们的叫声吗?试一试(课件出示动物形象:狗、青蛙、小鸡、羊、蜜蜂、虎)。

  学生逐一模仿动物的叫声。

  二、联系生活,自主感受

  1.辨析叫声,感觉强弱。

  师:谁能告诉老师,蜜蜂和考虑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

  2.打击乐器,感觉强弱。

  节奏型 x x│x x│ │ │x x │x-│

  f p│f p │ff ff│pp pp│f x │f-││

  师:动物朋友们给你们带来了两种礼物,瞧,一个是大鼓,一个是双响筒。你们喜欢这两样礼物吗?谁想上来敲一敲?(点两名同学),其他的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分辨是哪一个礼物发出的响声。

  师:你们是怎么分辨出来的?

  3.联想生活,辨别强弱。

  师:嗯,声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在音乐课中我们把大的、重的声音叫强音,用字母f表示;把小的、轻的声音虽弱音,用字母p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们听到过什么声音是强的,什么声音是弱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4.敲击节奏,辨别强弱。

  小白兔凯丽想请大家来进行一场比赛,大家想不想参加?

  a.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每组推选一位选手,这两位选手分别敲大鼓和双响筒,选手听从老师的指挥,奏出一段强弱分明的节奏,看哪一组选手敲得最准确。

  b.课件逐一出示节奏,选手按课件提示击节奏。

  c.引导学生用嘴或身体发出强音或弱音。

  师:大家这么高兴,是不是都想亲自参加比赛呀(是),可是,老师没有这么多大鼓和双响筒呀,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利用嘴或身体发出强音或弱音。如:考虑叫<强>、密蜂叫<弱>、拍肩<弱>、跺脚<强>, 用拍手、拍肩表示一。

  三、巧设情境,探究学习

  1.听回声、析强弱

  师:同学们表现棒极了,老师真高兴,心情特别好,孩子们、能和老师一块儿去效游吗?

  (课件出示美丽景色,老师解说画面:你们瞧,鲜艳的花朵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清澈的小溪唱着欢快的歌曲,银白的瀑布似一条条白玉带,远处的高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碧绿的河山围着山脚蜿蜒盘旋。啊,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多状观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连绵起伏,一道道山谷深不见底。我真想大喊一声。)

  教师示范大喊:“啊-----”。

  课件出示回声,师作聆听状:咦,孩子们,这是什么声音?

  生答:回声。

  师:老师的喊声和回声有什么不同?

  2.练回声,感强弱。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山谷一起来表演老师的回声好吗?(同时进行唱歌的发声练习)

  师:(强)①你们好?--------- 生:(弱)①你好吗?-------

  ② 12 3 4 5-- ② 12 3 4 5-- 、

  啊 啊

  ③ i 6 i 6 5 - ③ i 6 i 6 5 -

  啊 啊

  (小组讨论)师:你们想对山谷说些什么呢?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为创编歌词的五一节教学打下基础)

  讨论结束,师:想对山谷说什么呢?谁先说,对着山谷大声喊出来吧!老师表演你们的回声。

  学生轮流说。

  3.唱歌曲,练强弱。

  ①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这么热爱山谷,山谷可高兴了。听,它唱起歌来了(课件播放歌曲)

  ②示范唱,让学生找出喊声部分和回声部分。

  ③师:你怎么知道这两句是喊声,这两句是回声呢?喊声和回声分别该怎么唱呢?

  学生自由回答,师点评:喊声强,回声弱。

  ④多种形式教学歌曲。

  a.按节奏跟读歌词。

  b.跟琴模唱。(用la唱)

  c.齐唱。

  师:瞧,山谷邀请我们一起唱呢?

  d.学生分两组轮流练唱回声。

  e.表演合唱。

  师:同学们喜欢这美丽的山谷吗?那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献给它好吗?(教师指导学生站好合唱表演队伍,程序完整地表演合唱。)

  四、拓展延伸,创编歌词

  1.激发创作兴趣。

  师:当同学们看到美丽神奇的山谷时,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山谷说,那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对山谷说的话唱进歌里去呢?好,让我们都来做小小词作家吧!

  2.合作创编歌词。

  3.小组汇报演唱。(老师也想做一做,能不能让老师先写一写,出示“你好吗?”发动小歌手,小小作词家开始工作了。

  个人展示:学生表演时话筒没响:可以即兴说一句:可以集体表演)

  五、课后总结,激情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学会了听辨强音、弱音,模仿强音、弱音,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会新编歌词,希望同学们每次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哦,时候不早了,看,小火车来接我们回去啦!孩子们,跟山谷说再见。

  (课件:火车开啦)学生律动出教室。

《听》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儿童诗,它分为四节,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并进行词语和佳句的积累。

  3.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及思维拓展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诗歌,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和钢琴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课题。

  2.由课题说一说“倾听”的意思并在书中做批注。

  3.课题质疑。〖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倾听”的含义后,针对课文题目提出自己的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并勾画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汇报自己选出的`词语和句子,教师进行评价和引导。

  3.课件出示:倾听、窗子、胜似,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三、读中感悟。

  1.学生范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本课体裁为儿童诗。

  2.读中思考“怎样用目光倾听?”(学生在书中做勾画记录并回答,或者是用自己的话的来回答)由此学习第一小节,其中出示词语替换。(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替换“平常”)[词语替换有助于学生词语之间的运用,也是提高写作的一种方法,从而理解课文。]

  3.学习第二小节,感悟:“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①词语替换真诚。②用真诚的语气读“真诚“这个词并用它造句。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在次环节中学生相互评价从实际生活出发体会与人交往要真诚。

  4.教师范读第三小节,学生在读中感知“我的窗子”指什么?“目光传送了什么”?

  5.学生配乐朗读第三小节,感受“目光”传送的是真诚,友情等。让学生体会到与人交往要拥有真诚、善意、信任等这些像春天一样温暖人心的宝贵东西,进一步说明“用目光倾听”的重要性。

  6.提出妈妈真诚的目光指的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妈妈真诚的教育一直影响着作者,教会他怎样生活,同时也教会我们大家怎样生活,所以我们也应该真诚的对待父母。

  7.感知本课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上恰当的运用这种方法会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8.配乐整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感情基因。在此安排“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一环节,从实际出发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理解真诚的与人交往,会拥有更多的朋友,会使生活丰富多彩,人生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听》教学设计 篇6

  本单元以“真诚”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其中,《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讲了与人交流要真诚的道理;《信任》写自己和丈夫到一个无人看守的果园采摘桃子的经历,赞扬了相互信任的美德;《修鞋姑娘》赞扬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心灵;《九色鹿》鞭挞了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行为。

  用目光倾听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明确作者写作目的:与人交往要真诚。

  2、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积累语言。

  2、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2、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

  第一小节:用妈妈的话阐明“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节: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

  第三小节:进一步说明目光的重要性。

  第四小节:讲妈妈的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读,体会诗句平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如“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真诚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等。

  2、说说自己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五、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这首诗,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

  六、积累语言

  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听》教学设计 篇7

  课标中对于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教学目标

  1、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重难点: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

  4、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

  (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5、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6、小组讨论: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小组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交流“金波”的作品

  1、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五、写一写

  1、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

  (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2、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用诗歌、一段文章表达出来,回家读给妈妈听,好吗?

  3、写一写

  (将自己所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文章展现出来)

  五、文章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2、你最喜欢谁写的作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把作品读给大家听:一、可以让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评评:可以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课时

  一、交流“金波”的作品

  1、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小组间谈谈感受

  (交流感受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诗歌)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积累语言)

  三、朗读自己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1、你想怎样读这篇文章?你为什么会这样读?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都来聆听你对母亲的爱。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感情读文章,通过有感而读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读给大家听,为了给学生作个引导。)

  2、小组间有感情地读自己收集的文章

  3、评选出经典的文章,找出本组朗读最好的人来读,读给大家听。

  四、写一写

  1、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

  (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2、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用诗歌、一段文章表达出来,回家读给妈妈听,好吗?

  3、写一写

  (将自己所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文章展现出来)

  六、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听》教学设计 篇8

  目标:

  1、复习歌曲《听》,知道是三拍子的歌曲,会用自己的方式拍出三拍子的节奏。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用延长符和其他小音符改编歌曲的节拍。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准备:

  1、事先幼儿学会唱歌曲《听》。

  2、每张桌上四小节曲子、玩具琴一架、小音符卡片。

  3、老师黑板上写出歌曲《听》,延长符号若干。

  4、录音机、音乐磁带。

  过程:

  1、小朋友,上次我们学唱了一首歌《听》,我们一起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过渡:风儿的歌唱得真好听。歌里的小音符也坐着音乐小火车来听风儿唱歌了。

  2、复习认识小音符,能唱出来。

  A、你认识他们吗?一起来唱一唱。老师指音符,幼儿唱。然后将小音符连起来唱一遍。

  B、小朋友真能干,你知道每一节车厢里有什么样的小音符?它们合起来是几拍呢?每一节车厢都是几拍呢?我们把这样的音乐小火车叫做三四拍的音乐火车。(老师写在曲谱上)

  C、三拍子的节拍有什么特点呢?你想怎样拍出三拍子呢?(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节拍)

  D、我们一起边唱边打三拍子的节奏。

  过渡:老师指谱子上的延长符号问:它是谁?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延长符号,(老师出示延长符号)它们也想坐上音乐小火车。可是音乐小火车都坐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把音乐小火车变成四四拍的火车,就可以让延长符号坐进去了。

  3、引导幼儿改编节拍。

  A、延长符号有一个习惯,它喜欢跟在小音符的后面呢。这样你想让延长符号坐在哪里?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B、它们都坐上了四四拍的音乐火车,我们一起把新的音乐火车来唱一唱。

  C、现在字宝宝也坐上了新的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应该怎么唱呢?

  过渡:延长符号坐上了小火车,还有很多小音符也想坐上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

  4、幼儿分组活动。(出示一条谱子:现在是3/4拍的小火车,要变成4/4拍的小火车应该怎样送小音符呢?)

  A、老师介绍每组准备的材料。(一组都是延长符号;一组有小音符;一组有小音符、延长符号;一组有休止符、小音符。)

  B、每组5名幼儿,大家讨论后,将小音符贴在谱子上。每小节四拍,并用琴演奏一下,唱一唱。

  C、老师巡回指导。

  D、现在我们又造了一列新的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我们来唱一唱,好听吗?

  5、结束。

  小朋友真能干,会改变歌曲的节拍了,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音乐家。以后我们还要编很多好听的歌,唱给客人老师听,现在,我们也乘着我们自己编的4/4拍的音乐小火车到外面听风唱歌吧!

《听》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进行曲坚定有力的风格。

  2.理解图谱,能看图做动作。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重难点:

  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音乐。

  看图谱,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进活动室

  听小铃铛声音的快慢,幼儿做快快走和慢慢走,感受节奏的快慢。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谁在干什么?”

  2.师:“那这段音乐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

  三、看视频

  (一)看视频、说一说

  1.师:“你在视频里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师:“这段音乐听起来有行进、运动、有力的特点。这段乐曲叫《小士兵进行曲》。

  (二)听音乐踏步走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士兵踏步走,好吗?”

  四、出示、解读图谱

  (一)出示图谱

  师:“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小士兵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解读图谱

  师:“谁能看懂这些小士兵在干什么呢?”

  师:“你觉得哪个动作是最难的?”(重点练习)

  1.念一念节奏。

  2.拍一拍节奏。

  3.边念边拍节奏。

  五、配乐做动作

  1.幼儿听音乐,教师示范一遍。

  2.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看图谱表演。

  课后反思:

  我们首先对教案就行了修改,把看图谱有节奏的做动作作为重难点,在第一次试教和第二次试教中我们对图谱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因为在试教中发现一点小小的漏洞也影响教学效果,也让我知道好的课要关注到细节。在两次试教中流程基本上没怎么改动,可让我最困惑的是怎样让孩子一遍遍的进行反复练节奏,要用语言连贯起来很难,因此在试教过程中解读图谱和配乐做动作这两环节中,没有递进没有对难度的挑战,这时应该更多的让孩子自主的看图谱来做动作。

《听》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

  2、妈妈、爸爸、小马的图片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马图片,导入活动。

  1、你们看谁来了呀?这是一匹幸福的小马,有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小马的爸爸和妈妈每天都会带着它出去玩,小马快乐极了!

  2、有一天,小马又跟着爸爸出去玩了,你们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看明白了吗?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3、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1)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嘛?它为什么会摔跤?你听到歌曲是怎么唱的?(当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后,教师用歌唱的方式来加以回应。)

  (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5、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学小马跑边说"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诙谐。)

  6、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第二天,小马跟着妈妈出去了,你们想知道它跟妈妈出去干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赶快来听一听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录音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2)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请个别幼儿表演)

  (3)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表演小马吃草时快乐的样子,并说"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进一步感受歌曲诙谐和愉快的氛围。)

  3、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歌曲有时唱得慢、有时唱得快?(小马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马和妈妈一起走,肚子饿走不动,要唱的慢;小马吃饱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如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还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动:唱唱玩玩小马的手指游戏。

  1、教师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歌曲。

  3、幼儿在熟练后,可两两合作结伴表演。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要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小马》这首歌本身所体现的特点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的,这在回答的实施中已经明确可见。

《听》教学设计 篇11

  《听》是一首非常精炼、短小的儿童诗,诗歌内容优美,旨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的导入环节中,我用“闭上眼睛听声音”的游戏,引导幼儿感受各种物体发出声音的趣味性,体验闭上眼睛听的神秘感而带来的特殊意境。 在学习诗歌环节中,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理解诗歌中“小草跳舞”、“花朵开放”等内容,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如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如教师提问“当我们念到什么地方时声音应该轻一点,为什么?”这既增加了朗诵的趣味性,也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正确地掌握朗诵诗歌的方法。 在最后的仿编环节中,借助“夏天向我们告别时,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呢?”的问题,为幼儿创设想象和发散思维的空间,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将合理仿编的内容编入诗歌中,并予以及时的肯定,如有的幼儿说“听,落叶飘动的声音”、“听,雨点滴答滴答的声音”,同时,也通过仿编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 集体活动的仿编只是一个引子,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鼓励幼儿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听》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尝试运用象声词,大胆想象.创编诗歌。

  3.学习象声词"滴滴答"呼呼呼"轰隆隆"。

  活动准备

  有关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小朋友,(出示小熊图片)请小朋友们观察图片中的小熊,小熊是什么表情呢?(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那图片中小朋友们能看出是什么天气吗?(雨天)二、观察PPT中图片理解诗歌。

  (1)雨天,小朋友们都在生活中看到过下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呢?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奇妙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了吗?)(下雨了)下雨啦,下雨啦,闭上眼睛,静静听。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和窗玻璃打招呼。小朋友们图片中小雨拍打在什么地方,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滴滴答,滴滴答)。

  (2)听了雨的声音,那大自然里还有哪些声音呢?出示图片风姐姐钻进了树林里。听听风的声音,风是怎样的声音呢?(呼呼,呼呼)(3)在下大雨前天空变得暗起来,有一声声巨响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相应幻灯片)。

  (4)池塘中这个声音又是那个小动物发出来的呢?(青蛙)播放现有幻灯片。并请幼儿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呱呱.......

  (5)最后啊还有一个小动物,它发出来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呢?它又是什么小动物呢?(小虫)(播放幻灯片,并点击播放小虫的声音。)三、仿编。

  上面老师播放了好几种声音有:雨,风,雷,嫩芽,青蛙,虫儿不同的东西都有自己特有的声音,那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还留意过那些声音吗?

  教师示范:嗡嗡嗡,嗡嗡嗡,蜜蜂辛勤在做工。

  (小猫,小羊,小狗.....)活动延伸: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么多大自然的景物,以及很多声音,那我们下一次活动一起来画画这美丽的春天吧!

  诗歌《听》

  下雨啦,下雨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和窗玻璃打招呼。

  呼呼呼,呼呼呼,风儿钻进了树丛里,轰隆隆,轰隆隆,雷声打起了大花鼓,呱呱呱,呱呱呱,青蛙欢快地唱起歌,唧唧唧,唧唧唧,虫儿奏起催眠曲,滴滴答,呼呼呼,轰隆隆,沙沙沙,呱呱呱,唧唧唧,多么动听的一首歌!

《听》教学设计

相关专题 《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