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工教学目标

卖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泥工教学目标

《泥工》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泥工》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圆、压扁和捏等方法做饺子粑。

  2、尝试边说边做团圆,压扁,捏的动作。

  3、愿意与同伴分享饺子粑,体验用橡皮泥做饺子粑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橡皮泥和泥工板人手一份。

  2、一张真实的饺子粑图片和一盘橡皮泥包的饺子粑。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呈现真实的饺子粑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好吃的食物?饺子粑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有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察用橡皮泥包的饺子粑,了解饺子粑的特点。

  1、老师:你们会用橡皮泥包饺子粑吗?(可以请幼儿试试)、

  2、请你们看看饺子粑是怎样做出来的。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做饺子粑的步骤:先团圆,再压扁,最后要捏起来!

  做饺子的步骤:

  (1)先将橡皮泥团圆。

  (2)再把团圆的橡皮泥放在手心压扁。

  (3)再搓一个馅放在压扁的饺子皮上。

  (4)接着将圆形的皮对折沿着边捏起来,这样饺子粑就做好了!

  3、老师带领幼儿边说边示范团圆,压扁和捏的动作。

  三、幼儿做饺子粑,教师进行指导。

  1、老师交行做泥工的内容。提示幼儿制作的步骤。

  2、展示幼儿作品,幼儿分享自己的饺子。

《泥工》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泥工》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揉、团、压的方法用泥巴做彩虹糖。

  2、尝试用各种颜色做彩虹糖。

  3、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做彩虹糖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橡皮泥若干盒,彩虹糖一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彩虹糖引起宝贝活动兴趣。

  1、与彩虹糖打招呼。

  2、观察彩虹糖。

  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彩虹糖。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二、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宝贝观察橡皮泥,并说出橡皮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橡皮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橡皮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教师巡回指导,多关注能力弱的宝贝。

  四、作品欣赏

《泥工》教学设计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团圆、压扁、搓条等泥工技能。

  2、喜欢玩泥,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3、会用它们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牙签、小动物手偶、纸盘。

  2、点心图片、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习团圆、压扁、搓条等泥工技能。

  2、活动难点:胆想象,利用辅助材料装饰点心。

  3、指导要点:丰富各种点心形状知识,了解各种辅助材料物的使用,知道借助材料完成作品。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制作好的点心(成品要),利用手偶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结语:点心店里有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和正方形的点心,我们一起来小动物做点心吧。

  2、探索、示范“团圆、压扁、搓条”的基本方法。

  提问:怎么做点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你想坐什么点心呢?

  小结:儿歌两手搓搓做成小汤圆;小汤圆,压压扁,变成小圆饼;小圆饼,撒些泥,变成麻饼;圆饼,差牙签,变成棒棒糖。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指导。

  (1)鼓励想象:动动脑筋想一想,你想做什么样的点心送给小动物呢?

  (2)引导制作: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3)整理收拾:每组投放纸盘一个,完成后放着晾干。

  4、欣赏与评价

  分享评价:请介绍自己的点心是怎样做的?你想把小点心送给哪个小动物吃?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点心?为什么?

  五、活动建议

  1、引导他们运用前期积累的泥工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饼进行创作。

  2、可将幼儿用品投放到区域中:娃娃家、美工区。

  2、中班艺术礁泥工——餐具

《泥工》教学设计 篇5

  设计意图:泥与水是人类生命依赖的重要因素,人从根性上说是眷恋着泥土,眷恋着大地的。玩泥巴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开始,做陶艺其实就是“玩泥巴”,这显示了陶艺的乐趣与人类心灵情操培养的自然关系,这远比绘画中的涂鸦来得早。孩子们尽情感受泥性的柔软、成型的随意,这多变的过程,是幼儿释放自我、阐述童真的一种手段,并能尽兴地宣泄自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玩泥的乐趣。

  2、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欢的作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陶艺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黄泥、图片、泥工作品、牙签、珠子、竹签等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件好玩的东西,想送给大家,你们想要吗?

  (出示黄泥并分泥)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儿演示,在玩泥的过程中提问:感觉泥巴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泥巴的特性)通过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强,比较容易成形。

  2、欣赏陶艺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过多种程序来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艺作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欣赏图片)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第一组作品)这里全是特色小吃,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请小朋友讲解观察到的制作过程,老师加以补充。(然后出示第二组作品)这里是动物之家,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做成的?请代表讲解,教师补充。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的泥工作品,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险,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签,等,小朋友们用时要注意安全。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小动物的胳膊与腿。

  4、欣赏作品

  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泥工》教学设计 篇6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3. 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二、教学准备:

  (1) 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2) 泥、泥工板若干,玩具娃娃、桌、椅摆成将要就餐的场面。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娃娃即将就餐的场面,导入活动。

  2. 引导幼儿观察或回忆实物餐具,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的方法。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是凹的。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3.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重点让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 将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馆,放到小伙伴面前,请小伙伴吃饭。

《泥工》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橡皮泥、章太炎故居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章爷爷的家

  1.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2.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

  3.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4.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5.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6.你想做一间这样的房子吗?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团、搓、压的技能,在白板纸上粘贴出房子,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四、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育建议

  1.对章太炎人物及故居已有部分经验。

  2.看过有关章太炎的书籍、图片或视频。

  3.参观过章太炎故居。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小朋友部分已经参观过了章太炎故居,大部分是没去看过的,在经验上各不相同,在活动中我让参观过的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故居,在所有小朋友知道了章太炎故居与自己现在所居住的房子的不同后,开始了操作活动,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经验,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泥工》教学设计 篇8

  一、活动目标:

  1、教导幼儿学习团、捏、粘的技能。

  2、训练幼儿使用泡泡泥和辅助物塑造小刺猬。

  3、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

  二、活动准备:

  1、小刺猬图片一张、捏好的小刺猬一个。

  2、操作材料:泡泡泥、剪刀。

  三、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货郎,不挑担, 背着针,满地窜。 (谜底:刺猬)

  2、呈现真实的小刺猬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小刺猬的特征。

  小刺猬有棕色的身体,黑黑的眼睛,背上有长长的刺,而且刺都是朝一个方向倾斜的。

  3、出示捏好的小刺猬,示范小刺猬的制作方法。

  (1)用棕色泡泡泥制作小刺猬的身体,先将棕色泡泡泥在手中团成圆球型,再将泥球稍压扁成鸡蛋型。

  (2)用白色泡泡泥制作小刺猬的白色眼球,先团圆再压扁。

  (3)用黑色泡泡泥制作小刺猬的黑色眼珠。

  (4)用剪刀在棕色身体上朝一个方向剪出小刺。

  4、巡回指导幼儿制作。注意提醒幼儿小刺猬的身体是鸡蛋型,重点辅导掌握团圆的方法并提醒幼儿要顺着一个方向在背上剪刺。

  5、讲评,比一比谁做的小刺猬最形象。

  6、在背景上展示活动成果,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自由捏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泥工》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团圆、搓、压的技能,初步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2、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湿抹布、已做好的、未连接在一起的泥娃娃身体的各部件(头、身体、胳膊、腿)。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一个泥娃娃,娃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幼儿议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娃娃有一个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两只细细的胳膊和两条长长的腿。

  2、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老师出示泥团,示范分泥:做娃娃的时候,先要把泥分为两块,每一块再分为一大一小两块,大的分别做身体和两条腿,小的分别做头和两条胳膊。再用我们学过的团圆、搓长、压扁等本领做出圆圆的头、宽宽的身体、细细的胳膊和长长的腿。

  出示已做好的各部分形象,示范连接:做好以后,将头、胳膊、腿与身体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位置正确:头是长在身体上部的,腿是长在身体下部的,胳膊是长在肩膀的两边的。连接好以后,用牙签在面部画出眼睛、嘴巴,平放在泥工板上。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来做一个泥娃娃,分泥时要注意份量多少。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胳膊与腿。

  4、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娃娃最漂亮。

《泥工》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根据废旧瓶子的外形创意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

  2.用捏、盘、擀等方法局部或整体包裹瓶子,并在基本的造型上做适当装饰。

  3.体验创意泥塑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种造型的废旧瓶子。

  2.各色超轻彩泥,擀面杖、竹签、梳子、纽扣等工具与辅助材料。

  3.PPT课件一份,展示台一组。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收集的瓶子,借型想象。

  1.小朋友,今天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和她们打个招呼吧!

  (客人老师好)

  2.小朋友们真有礼貌!这两天吴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了许多不同形状的瓶子,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瓶子?

  它是什么样的呢?

  (胖胖的)看上去有点像什么?

  (娃娃)那我让这个瓶子宝宝躺一躺,现在像什么?

  还有谁也来介绍一下你的瓶子?

  看上去像什么?

  那我让它翻个跟头,现在像什么?

  谁有不同的想法?

  4.小朋友们的想法真多,让老师很佩服呢!

  5.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些瓶子它们会大变身!

  二、揭示秘密,欣赏并了解变身后的瓶子。

  1.瞧!变出了什么?

  (房子、小鱼、望远镜,还有一列小火车。)

  2.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小鱼用瓶子变的~)请第一个幼儿讲好后

  3.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看!(图片超链接-出示步骤图)

  (橡皮泥桶、房檐、在用盘的方法把屋顶盘出来、加一扇门就更像了!)

  4.我们再回过去看看

  5.小鱼,是怎么变出来的?

  (步骤图)

  6.望远镜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步骤图)

  7.用了两个瓶子组合在一起,魔力也很大呢?

  8.小火车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步骤图)

  9.用了更多的瓶子组合在一起,魔力就更大了呢!

  10.瓶子创意的时候,可以像小屋一样只在瓶子的某些部位加一些装饰;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整个瓶子包裹起来再加一些装饰;或者可以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瓶子组合在一起加一些装饰;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创意,色彩和装饰更精致,要让别人一看就很喜欢!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更多的范例PPT循环播放)。

  1.你们想不想给自己的.瓶子也来个大变身呢?

  (想)

  2.那我们来比比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谁的动作更快!

  关注能力强的幼儿,给孩子挑战的机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仅能指导与帮助。

  四、作品展示、分享点评。

  1.做完的宝贝快把你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来吧!(动作慢的小朋友要加快速度啦!已经做完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把自己组里的彩泥收好,看清楚颜色,废泥团成球放在托盘里)

  2.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杰作吧,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铅笔)

  3.你是怎么想到把它做成铅笔的呢?

  (瓶子的形状像铅笔)

  4.还有谁也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组合的作品)

  5.这个是谁做的,也很有创意呢!

  (局部的作品)

  (3位幼儿:局部装饰、单个整体包裹装饰、组合造型)

  五、结束活动、拓展延伸。

  1.今天玩得开心吗?

  (开心)

  2.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富有创意的精美作品,你们真是太棒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的材料也可以和彩泥玩创意游戏,让我们回去后再找一找、玩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