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的变化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

头条共创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从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的变化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

从新课标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的变化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实践的动向

文 / 甄巍、黄梦娜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两年来,美术课堂在艺术观念、育人理念、教学方法等领域有了明显变化。本文基于笔者对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学的观察与调研,对核心素养培养、情境化教学、学科融合、单元化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等美术课堂教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应围绕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美术课堂与真实生活的联系、适合中华文化特质的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等问题深入探索,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基础美术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美术课堂的变化 中小学美术教育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艺术课标或新课标)。此次艺术课标修订体现出四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强化核心素养导向,在以美育人目标下,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艺术视野,培养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二是重视艺术体验,特别是学习过程中美的感知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多样的艺术实践中,养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三是突出课程综合,除音乐、美术外,新增加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各门类艺术既要突出学科个性,又要加强与姊妹艺术的融合,比如美术与影视、音乐与戏剧等。艺术课标针对跨学科学习专门提出要求,强化艺术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体育、科学、劳动、信息技术等的联系,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四是围绕核心素养发展,撰写了艺术课程学业质量标准,这既是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也使得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这些都强化了艺术课程的育人导向。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变化

新课标实施两年来,各地中小学美术教师和教研部门在熟悉和理解课标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据笔者对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学的观察与调研,其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关注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到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不断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新课标建构了适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美术课程框架和学段目标,重新协调了学科逻辑、成长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系,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不仅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还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能够在新情境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目前,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普遍都能从核心素养出发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

美国学者艾斯纳在谈论艺术教育的定位时使用了三角关系模型,即以“儿童为中心”“社会为中心”“学科为中心”来分析不同年代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1〕回顾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偏重以学科为中心,目前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和社会为中心寻找教育的平衡。当艺术教育启发学生潜能、帮助其自我实现的价值被普遍认同,当艺术成为推动社会文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动能,当文化传承和解决社会生活的真实问题成为课堂主题时,这种转向已经形成。

(二)提倡情境化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唱主角,加强全过程具身性的艺术体验。文化和情感是美育之魂。新课标提出了情境素材的建议,要求教师贴近生活开展教学,选用与学生生活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创设丰富、生动、有益于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形成与生活紧密关联的美的智慧。

在《信有山林在市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教学》课例中〔2〕,教师围绕“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实现了‘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的人居理想?”启发学生探究。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从“观园”——导入问题情境开始,用视频初步认识和感受园林艺术风貌,学生们讨论将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融合的途径。接下来开展“探园”学习活动,以项目化和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扬州个园“四季假山”的特点,理解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方法。在“造园”环节,学生们动手体验,以小组合作方式制作园林微景观,在“做中学”,理解造景与意境的关系。(图1、图2)最后借助多元视听感受与分享、评价,达到“悟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园林艺术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理想表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运用美术观察、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视角和今人情怀感悟古人诗性与智慧。

图1 扬州梅岭中学初二 (3) 班“春山组” 春江竹影 天然青龙石、松皮石 70×50厘米 2024 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藏

图2 扬州梅岭中学初二 (3) 班“秋山组” 丹霞秋色 天然青龙石、松皮石 70×50厘米 2024 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藏

(三)基于美术学科立场探索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艺术课标突出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教学中加强了对美术蕴含跨学科主题要素的提取,用同构、通感等跨学科节点打通学科壁垒,同时避免为了融合而融合的生硬对接,注重形成跨专业合作的教学团队。从学习主题和项目成果入手,以问题为导向,使所需学科知识自然融入学习内容。从课堂实践看,学科融合路径逐渐成熟,教师理解也更加深入具体。

课例《匾额——太子城》〔3〕以书法为主线,将美术、历史、信息技术、劳动等学科有机融合,创设以“木刻匾额”为主题的单元式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书写之美、古建之美、木工机床的技艺之美,对传统书写产生新的体会和认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复原金代遗址中太子城的城门,并结合城门绘画、毛笔书写、木工雕刻等形式,为其制作匾额。对书法和美术传统工艺的学习,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拉近了学生们与传统书法的距离。学生在课后自发创作匾额,为自己的房间命名、题写、制作匾额,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带入自己的生活中。

(四)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更加注重课堂实践和探索的有效性。新课标提倡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重视积极的学习体验,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构思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常常会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美术作业的内容、形式愈加丰富,体验环节的探索性、实践性不断加强。

如《服饰之美——清雅宋服》一课〔4〕,以宋朝女性常服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宋代女子日常着装的特征,感受宋代服装之风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示范指导等过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具身体验中提升艺术素养。教师在课堂现场身着宋服的舞蹈演绎,激发起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动手搭配和设计以“踏春”为主题的宋服过程中,既有新知识的获取,又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性表达。(图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发挥主体性,从色调、形制两个方面真正感受宋韵服装清雅的美学特征。

图3 2024年,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学生在完成体验搭配的作业后为大家展示“踏春”的宋服主题穿搭及搭配思路。

(五)开展单元化教学。新课标提倡的单元化教学体现了对学生学力的高度关注。教师需要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将各类零散的知识提炼、组合,与课程产生意义关联,再结合实际学情设计体现学习历程的单元教学活动,以单元的形式组织学习内容。单元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完整的学习历程,理解美术与设计“专家型”的思考与工作方式。

在《纹缕悦目——传统纹样再利用》的初中美术教学案例中,教师将“中国传统纹样如何实现传承与创新?”设定为基本问题,并分解为三个单元学习目标,分别从了解传统纹样特点、提取传统纹样进行设计和理解中国传统纹样怎样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等方面,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场景,再以5到6个小任务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从冬奥会创意情境导入,到体验运用数字工具进行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再到小组合作设计文创产品,让学生体验了从传承到创新的思维与行动过程,使学习历程更加完整,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

(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新课标提供了分学段表述的美术学业质量标准,呈现出学习能力和学业提升的递进关系,并做了可操作的量化表述,得到了一线美术教师的普遍重视。以往的美术课堂评价形式也很多元,但评价的目标和维度较为笼统。用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评价依据,更加具体、清晰,便于操作,学生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运用评价单及学习单体现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在《〈运河·印象〉之定格动画》〔5〕课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份“学习记录单”,采取师生协同评价的方式,从自评、他评、师评等三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在每次的学习任务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记录单分层次设置学业达成情况,将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以相对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图4)学生通过学习单,能够清晰地获得学前、学习中、学习后不同阶段的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和成果评价等内容,不仅保留了学生学习痕迹及结果,而且促进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发展。

图4 2024年4月2日,扬州育才实验学校和六年级学生在《〈运河·印象〉之定格动画》课堂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二、从新课标带来美术课堂变化引发的思考

从课标发布到一线教学贯彻实施中发生的变化,引发笔者对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动向的进一步思考。

(一)美术教育究竟能够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何种作用?其学科核心价值是什么?真实教学中,与某一个教学目标或核心概念发生联系的知识点可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但因课时有限,只能选择2到3个点,应该怎么选?哪些才是最重要、最关键、最能体现美术学科价值的内容?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生成式图像和影像可轻易取得,美术形象创造的意义何在?由此,重新发现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尤为必要。新课标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维度对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做了非常精要的提炼,突出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美术教育还需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做进一步深化。教育离不开时代语境,新时代美术教育要全面贯彻五育融合,发挥美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方面的学科优势,把课程改革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中,进一步思考、凝练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核心价值。如此方能在艺术综合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大背景下,奉献美术课程最精华的内容。

(二)怎样让基础美术教育与真实的生活发生联系,并解决真实的问题?美术与生活的关联是最基本的艺术命题之一。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设定恰当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找到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艺术话题,是很具想象力的工作。教学主题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去设计,不宜超越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避免过于抽象,始终要把情感和审美元素放在学习活动的中心地位。美术与文创设计、地方文旅的结合是目前中小学项目制学习较多采取的方案。观察各地美术教学活动,还存在学生羞于表达、怯于表现的现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互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尚显薄弱。与其他姊妹艺术学科相比较,美术活动多个体创造,学习主体有显著的内在独立性。因此,加强美术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尤为重要。基础美术教育需要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重视从媒介和传播的角度去丰富美术的表达维度,将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融入美术教学;在个体创作之外,加强小组合作、鉴赏表达、传播交流的美育效能。

(三)如何构建适合中华文化特质的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美术既可以向外联系应用到生活中,在物质层面通过造物去改善和丰富真实世界,还可以在精神层面发挥图像符号和阐释作用,向内提供更深层次的心理与精神经验,突显其思维特征和文化特性。美育浸润强调艺术表达与鉴赏过程中的具身性体验,往往是隐性的和过程性的,并不能简单地以逻辑性思维的发展为目标。目前,课堂教学中的美术评价过于依靠理性的询证分析与图像的符号性阐释,对材料、技巧、空间、时间、感觉、联觉的审美经验表述缺乏基于中国自身文化特性的系统性建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传统书画、民间艺术在评价体系中的边缘化。新课标研制了与核心素养相关联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了可测性、可评性,还需更多给予关注。中国在学人口规模巨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加强对中国特色美术学业水平多元、多层、多维评价体系的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完善,是亟待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为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业质量监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YJA760110)

注释:

〔1〕[美] 艾斯纳著,郭祯祥译《艺术视觉的教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第58页。

〔2〕李强《信有山林在市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教学》,扬州市小学,2024年4月。

〔3〕赵海燕《匾额——太子城》,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2024年4月。

〔4〕姜冰洁、张元素《服饰之美——清雅宋服》,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5〕于莹莹、贡加兵《〈运河·印象〉之定格动画》,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甄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黄梦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4年第6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相关专题